医学课件-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pptx

医学课件-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课件-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研究背景

2.入路方法介绍

3.手术操作步骤

4.临床效果评价

5.手术时间与出血量

6.患者满意度调查

7.结论与展望

01研究背景

股骨颈骨折概述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根据骨折线部位分为股骨颈基底骨折、股骨颈中部骨折和股骨颈颈部骨折,其中基底骨折占比较高,约为60%。发病率股骨颈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3%。损伤机制股骨颈骨折多由扭转、跌倒等间接暴力造成,尤其在老年人中,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因素,骨折后股骨头血供不良,易发生股骨头坏死。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股骨颈骨折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剧烈影响生活者;股骨颈骨折合并髋关节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等;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均可考虑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据统计,适应症占比约为70%。禁忌症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未愈者;严重骨质疏松,骨质量差,无法承受假体负荷者;以及对手术存在禁忌或强烈反对手术者。禁忌症占比约为10%。手术时机股骨颈骨折后,建议尽早进行手术,以降低股骨头坏死风险。一般而言,在骨折后1-2周内进行手术为宜。但具体手术时机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评估来确定。过早或过晚手术都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入路方法的选择与优缺点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手术视野开阔,操作方便,对软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可能对髋关节周围肌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术后关节活动度。适用于大多数股骨颈骨折患者,成功率约为90%。后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可以减少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但手术视野相对较小,操作难度较高,可能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适用于关节周围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成功率约为85%。选择依据选择入路方法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经验,选择最合适的入路方法。同时,患者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应纳入考虑。

02入路方法介绍

前外侧入路手术步骤前外侧入路手术首先进行皮肤和软组织切开,暴露股骨大转子,然后进行股骨近端截骨,暴露股骨颈骨折部位。接下来,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进行置换,最后关闭切口。手术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之间。优点分析此入路手术视野清晰,操作方便,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同时,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较短,平均约为5-7天。适用人群前外侧入路适用于大多数股骨颈骨折患者,尤其是骨折部位靠近股骨大转子的情况。但对于股骨颈骨折部位靠近关节面的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入路方法进行手术。

后外侧入路手术步骤后外侧入路首先进行皮肤和软组织切开,暴露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然后切断臀大肌下缘,暴露股骨大转子。接着进行股骨近端截骨,暴露股骨颈骨折部位,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一般在40-70分钟之间。优点分析后外侧入路可以减少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手术视野相对较宽,便于手术操作,尤其适合复杂骨折或股骨颈骨折部位靠近关节面的患者。适用范围后外侧入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包括复杂骨折、陈旧性骨折以及股骨颈骨折部位靠近关节面的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操作难度较高,对手术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两种入路方法的解剖学特点前外侧入路此入路通过股骨大转子前外侧切开,暴露股骨颈和股骨近端。解剖上,该路径避开了髋关节的主要神经血管束,对股外侧肌群损伤较小,但可能影响臀中肌和臀小肌的附着点。后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通过臀大肌后侧切开,暴露股骨颈和股骨近端。解剖上,此路径接近髋关节的后方,可减少对股外侧肌群的损伤,但需注意保护坐骨神经和股深动脉等结构。解剖差异两种入路在解剖学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手术路径和暴露范围上。前外侧入路视野较宽,但可能对软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后外侧入路对软组织损伤较小,但手术视野相对狭窄,需要医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巧。

03手术操作步骤

前外侧入路手术步骤皮肤软组织切开首先沿股骨大转子前外侧切开皮肤和软组织,形成手术切口。此步骤需注意保护皮下神经血管,避免损伤。通常切口长度约为6-8厘米。暴露股骨近端通过切开阔筋膜和臀中肌,暴露股骨大转子。在此过程中,可能需要切断部分阔筋膜张肌,以便更好地暴露股骨近端。截骨与假体植入进行股骨近端截骨,暴露股骨颈骨折部位。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股骨头,进行置换。植入假体后,需检查假体位置和稳定性,确保手术效果。整个过程约需30-60分钟。

后外侧入路手术步骤皮肤软组织切开手术从臀大肌后外

文档评论(0)

wangzex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