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兴起巴黎和会召开;五四运动爆发中共一大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举行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歌曲欣赏:《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你知道歌词中的“五四”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5月4日这一天成为青年节?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破坏《临时约法》1913年春刺杀宋教仁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1914年初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1915年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1915年末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辛亥革命失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妄图复辟帝制民国初期的政治混乱
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简单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1923年)读材料,说说当时的中国社会最需要的变革是什么。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国民独立人格,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陈独秀(1879—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人17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1901年留学日本,学习法政。后来归国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尊孔读经。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整理自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陈独秀把希望寄托在哪个群体上?这本杂志主要宣传的内容是哪些?法语“青年”钢铁大王卡内基。希望中国青年拥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北大钟声》李大钊鲁迅胡适陈独秀辜鸿铭梁漱溟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提倡民主与科学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开始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口号重要阵地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入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的结晶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非我辈生人之宪法也。——李大钊《孔子与宪法》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1918年)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1919年)提倡民主与科学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1917年)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1917年)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五四运动的爆发巴黎和会全体会议现场中国代表提出正当要求: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