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VIP

1.4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4课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唐玄宗在末年,朝政腐败,奢侈之风日盛,连年的战争使民众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边疆形势俞为紧张。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担负唐朝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节度使,势力逐渐膨胀。755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安禄山与部将史恩明发动乱,史称“安史之乱”。唐肃宗继位,重用郭子仪等将领,在回纥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763年平叛成功。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严重;中央权力衰弱,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原因:后果:

2.相关史事3.人物扫描郭子仪,华州郑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以武举从军。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军平叛,收复河北、河东,后收复长安和洛阳。763年,吐蕃趁乱袭扰,长安失陷,郭子仪率军再次收复长安。郭子仪因功勋卓著获封汾阳郡王,被誉为中兴名将。唐玄宗在位后期,沉湎于享乐,怠理朝政。他重用的杨国忠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朝政黑暗腐败。4.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820年)1.中央集权的削弱?:藩镇割据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各藩镇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不再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2.地方势力的崛起?:藩镇割据使得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他们掌握了军政大权,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小王国,不再受中央控制3.中央政府的约束。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的缺陷?:唐朝初期的均田制和府兵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瓦解,导致中央政府无法有效控制地方军队。这说明了什么?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削弱和地方势力的崛起,以及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的缺陷。??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原因:唐朝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朝廷里无力有效的控制潘镇。民众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最终,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过程:874年,王仙芝在今河南起义。王仙芝死后,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转战南北,夺取广州,攻入长安。881年,黄巢建立大齐政权。唐僖宗仓皇逃往成都,唐朝受到致命打击。结果: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唐朝后,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廷,大肆屠杀官员,又陆续兼并了许多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2.人物扫描黄巢(?-884),曹州人,出身于富豪家庭,屡举进士不第,以武装贩私盐为生。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黄巢被推为起义军首领,采取大规模流动作战的方式,壮大了起义队伍。黄巢率起义军攻占长安后,在唐军的联合围剿下,被迫退出长安。后因寡不敌众,黄巢在狼虎谷兵败身亡。

五.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更迭与分立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北方政治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迁入,经济有一定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的稳定与发展更为显著。各地经济联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族交往进一步不断增强,统一因素不断增长。五代十国后期,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进行改革,使政权强大起来,为日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

2.相关史事周世宗柴荣,志向远大,即位后极力扭转混乱局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他率兵南征北战,决心统一全国,在北伐途中,不幸突患急病,被迫退兵回朝,39岁去世。

3.材料研读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人复理。――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说说五代时期武将掌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五代时期武将掌权造成了以下危害:1.政权更迭频繁:五代十国时期,武将掌权导致政局动荡不安,五十三年间,天下更易五代九姓十四帝,政权更迭速度极快。2.威胁皇帝统治:武将一般拥有很高的武艺,并且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一旦武将感觉自己的地位或荣誉受到威胁,就有可能利用手中的军事力量谋反,对朝廷或皇帝造成直接威胁。3.破坏正常政治秩序:武将掌权容易形成亲党,成为某家军,造成士兵只知有长官不知有皇帝,这是五代十国时武将篡权能够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