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VIP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殷红(yānhóng)憧憬(chōngjǐng)

B.颠簸(diānbǒ)悲切(bēiqiē)

C.沮丧(jǔsàng)拾级(shíjí)

D.踌躇(chóuchú)演绎(yǎny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B.该同学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C.马鞍山市的市花是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D.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团结友爱,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水浒传》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故事,作者是施耐庵。

C.《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旅,作者是吴承恩。

D.《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4.下列词语中,与“前后矛盾”意思最接近的是()

A.自相矛盾

B.言而无信

C.出尔反尔

D.言行不一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C.他高兴得像孩子一样。

D.他的笑声像春风一样温暖。

二、填空题

1.《庐山谣》中,“_________,_________。”是写景的名句。

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是写景的名句。

4.请补充完整下列名句:《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甲】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即“中和之美”。这种审美观念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主张在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追求适中、平和、恬淡的境界。中和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

【乙】

中和之美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古代诗人追求“意蕴深远,言辞简练”,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要适中,既不过分夸张,也不过于含蓄。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描绘了山中秋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宁静、悠然的心态。这种中和之美在古代诗歌中随处可见。

【丙】

中和之美在绘画艺术中也有所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强调“意在笔先”,追求画面的和谐与平衡。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线条、墨色、构图等方面的适度运用,使画面呈现出宁静、淡雅的意境。如宋代画家马远的《溪山行旅图》,画面中山水交融,动静相宜,展现了中和之美的艺术魅力。

1.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项最能概括中和之美的特点?()

A.适中、平和、恬淡

B.意蕴深远,言辞简练

C.意在笔先,宁静淡雅

D.和谐、平衡、深远

2.以下哪项属于中和之美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A.《庐山谣》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将进酒》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和之美在绘画艺术中的体现?()

A.马远的《溪山行旅图》

B.王维的《山居秋暝》

C.齐白石的《虾》

D.徐悲鸿的《马》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乙】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下列词语在文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利吾国、有以利吾国

B.亦将有以利吾国、得道多助

C.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D.仁义而已矣、得道多助

2.下列句子中,与“王何必曰利?”的语气最接近的一句是()

A.你何必这样生气呢?

B.你何必问他呢?

C.你何必去呢?

D.你何必浪费时间呢?

四、作文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A

5.B

二、填空题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阅读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yebaofu2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生活,热爱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