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民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是多元而丰富的、多彩而璀璨的、自信而开放的、和谐而发展的。特别是面对不同的异质的文化,中华文明‘欣然肯定’,不论是儒墨道法等诸子之别,还是外来佛教的传播,中华文化皆宽以待之、兼以容之。且不仅广纳博采,兼收并蓄;更是积极交流,互通互鉴,张骞、玄奘、郑和等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明流向中国。”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明具有世界性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
D.中华文明具有内生性
(★★★)2.如图为我国出土的一些镶嵌绿松石铜牌,形制、纹饰略有差异,但制作工艺接近,二里头出土的铜牌所处的时代最早,三星堆最晚。据此可知()
A.三星堆文明源于中原文明
B.中华文明多元交融
C.青铜铸造工艺已领先世界
D.区域文明特色鲜明
(★★★)3.《诗经·大雅·假乐》开篇即谈道:“假(嘉)乐君子(周王),显显令德(美德)。宜(适合)民(庶民)宜人(群臣),受禄于天。”其中“宜民宜人”“受禄于天”等表述在后世的官方祭典和文人祝词中被反复引用。该作品被后世所推崇,主要得益于其()
A.承载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
B.蕴含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
C.体现了德主刑辅的施政理念
D.阐释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方针
(★★★★)4.我国是玉的王国,古人对用玉赋予了不同的涵义。《礼记》中有“君子比德于玉”、“君子佩玉”的记载;东汉关于“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说法,则将玉石的五种物理性质比喻为人的五种品德。上述用玉观寄托了我国古代()
A.选贤任能的用人理念
B.崇尚自由的生活态度
C.修身明德的道德追求
D.隆礼重法的治国精神
(★★★)5.东晋时期,某僧人在庐山传教三十余年间,不仅讲解《丧服经》,也讲解《诗经》;时常引用《庄子》的话来说明《般若经》中的内容。他少年时便通读儒家经典,擅长用玄学比附佛经,在社会上层颇有影响。材料可用于印证,当时()
A.国家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B.社会上层普遍信仰佛教
C.佛教的本土化趋势凸显
D.正统思想日益受到挑战
(★★)6.682年,新罗于首都设立国学,向学生传授《论语》、《孝经》、《毛诗》、《礼记》、《书》《周易》、《春秋》等儒家经典,地方亦设学以教育民间子弟。史载新罗人人“知书喜学”,号称“君子之国”。这可用来说明()
A.中国儒学对朝鲜的影响
B.朝鲜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C.朝鲜典章制度仿效中国
D.中华文化圈已基本形成
(★★★)7.历史上只有极少数民族的文字是“自源”(独立创造)文字,汉字即是其中之一。而日文、朝鲜文和越南文都属于受汉字影响的“借源”(借用参照)文字,它们都成为“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文明互鉴推动了发展
B.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C.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
D.变革中坚守传统文化
(★★★★)8.《礼记·投壶》:“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魏邯郸淳《投壶赋》曰:“调心术于混冥,适容体于便安。”晋傅玄《投壶赋序》中写到:“投壶者,所以矫懈而正心也。”宋代大儒司马光说:“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这折射出()
A.传统主流思想的变化
B.程朱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C.道德伦理的价值取向
D.体育运动平民化多样化
(★★★★)9.明初尊奉程朱理学,但当时的理学家以单纯复述朱熹思想为主,学术空气沉闷。明中期,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并鼓吹“致良知”,倡言“知行合一”,使得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渐成分庭抗礼之势。这()
A.动摇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B.否定了传统儒学的权威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取向
D.有助于学术思潮的转变
(★★★★)10.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中指出:“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种文明之崛起不足以度此危崖,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其主张()
A.反映出李大钊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体现出国人开始对西方文明进行反思
D.实质上背弃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
(★★★)11.某博物馆中存放着约公元前3100年左右雕制而成的一块石板。画面中国王头戴白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doc
- 2025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doc
- 2025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化学试题.doc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doc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题.doc
- 2025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卷.doc
- 2025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化学试题.doc
-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考试化学试题(A).doc
- 2025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三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doc
- 2025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检测(三模)理科综合试卷-高中化学.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