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海洋科考实习报告范例
摘要
本次海洋科考实习旨在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观测与实验研究,了解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海洋调查的技术方法,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实习为期30天,覆盖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三个主要方向,主要成果包括:
获取了250组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等标准参数
收集了20份沉积物样品并进行粒度分析
记录了30条典型鱼类及大型浮游生物样本数据
形成了关于局部上升流现象的初步分析报告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实习期间开展的各项观测实验工作,汇报了不同学科的考察内容、数据分析过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专业解读,最后从极地海洋学等若干维度提出了建议。
实习基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东南极科考站附近海域
实习时间:2023年2月1日-2023年3月1日
目录
\h实习概况
1.1实习背景与目标
1.2实习站点与时间
1.3团队成员与分工
\h实习内容与方法
2.1物理海洋考察
2.1.1垂直分层观测
2.1.2海流追踪实验
2.2海洋化学测试
2.2.1样品采集流程
2.2.2实时监测系统
2.3海洋生物采集
2.3.1网捕技术实施
2.3.2幻灯计数方法
\h数据采集与分析
3.1水文物理数据统计
3.2化学参数对比分析
3.3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h结果讨论
4.1局部上升流现象分析
4.2温盐跃层动态特征
4.3大型浮游生物集群行为
\h结论与建议
5.1主要实习成果
5.2存在的问题
5.3后续研究方向
\h参考文献
实习概况
1.1实习背景与目标
随着全球海洋环境持续变化,加强海洋基础调查成为国际共识。本实习依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冰缘区海洋生态与气候变化”重大项目,通过标准化组合观测,夯实三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数据链。实习设计的总体目标是:
掌握CTD等仪器的规范操作
熟练执行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流程
培养海洋环境综合分析能力
1.2实习站点与时间
主要考察区位于东南极海岸线(反馈岛-阿克塞尔海森角段,34°-36°S),边界条件包括冰缘浮冰带、全新世冰盖消融影响区及季节性冷锋活动区。珊瑚礁生态监测子站点设于附近活体珊瑚密度最高区域(水深30-40米)。时间分配如下:
时间段
工作主题
负责学科
预计产出
第1-10天
基础参数调查
物理海洋
全水深剖面数据库
第11-15天
化学要素采样
海洋化学
典型水样主参数表
第16-20天
生物专项调查
海洋生物
确定性样本名录
第21-30天
综合分析与陈设
多学科协作
专题分析报告4份
定位保持采用双频GPS技术,日校准方案为UTC时间与北斗双授时同步(每日最小精度误差≤0.5米)。
1.3团队成员与分工
实习团队构成如下:
职位与专业
姓名
主要职责
总负责人
王海洋
整体质量把控与跨学科协调
物理组
李春海
仪器操作与数据处理
海化组
张潮生
有机碳等生物碳体系检测
海生物组
孙小牛
甲壳类样本特定分类
助手
陈在海
样品登记与现场拍摄记录
支持人员
阿古折
船载设备维护与后勤保障
实习内容与方法
2.1物理海洋考察
2.1.1垂直分层观测
采用鲁滨逊型实时CTD(ModelRS-2D型,Sea-Bird)开展167次全水深测量。当天观测结果标准误差控制为:0.1℃/50mT,±0.003PSU/50mS,±0.03mg/L/50mO2。计算纵坐标采用IEO新地壳参数:
z
式中ρz
ρ
通过202次校验实验,保证垂直梯度测量精度在10分钟积分时间下均方根误差RMSE≤0.0008PSU
2.1.2海流追踪实验
在跃层离散区域投放15组有源温盐深浮标(DeepMooringModelTD-9002型,ADCIRC解决方案)。采用GPS-RTK技术监测表层推流仪位置移动,完整记录了活跃区3次季节性涡旋过境事件。最终表层流速矢量大值达1.72m/s(发生在2月25日冷锋爆发期间)。
2.2海洋化学测试
2.2.1样品采集流程
采用Niskin型采样器分层次采集表层至海底共238瓶样品。石油烃含量采用试管裂解温控设备预处理,使用岛津GC-17A进行色谱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05mg/L。碳酸盐体系调查中未发现超标物质。
2.2.2实时监测系统
设点安装2套AquaBlue系统(波士顿海洋公司5041型),每日上午9:00-11:00扫描COD自动取样瓶。三大营养元素处理工艺按GBXXX标准实施,全流程空白对照需准确传递检测波长SD≤0.005nm
2.3海洋生物采集
2.3.1网捕技术实施
使用0.5mm氮纶材质网袋(meshaperture:16mm×19mm)执行标准网日调查,共获得甲壳类样本XXXX尾。浮游植物计数采用原位荧光检测仪与离岸显微镜双验证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煤矿供电设计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示例.pdf VIP
- 脑卒中后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ppt VIP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pdf VIP
- 2025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word文档)完整版.doc VIP
- 绿色建材应用计划与措施.doc VIP
- 2025年下半年扬州大数据集团公开招聘3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练小题刷大题提能力:专题 02 建议信 (应用文写作)(解析版).docx VIP
- [轨道交通 客车电气装置]塞拉门.pdf VIP
- 专题 02 建议信 (应用文写作)-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练小题刷大题提能力(原卷版).docx
- 项目九模拟驾驶教学设计---稷山县蔡村初中赵柳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