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历史上学期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2025年高中历史上学期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高中历史上学期专项训练(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者评价:“(它)上承先秦,下启隋唐,是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演变的枢纽。”该学者所指的制度很可能是

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科举制

2.汉初,刘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其中对农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A.采取黄老思想,减轻农民负担B.将军吏卒归农,复其爵邑

C.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监督D.设置十三州部,划分监察区域

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最能体现《三国志》的

A.史料价值B.艺术特色C.思想倾向D.编纂体例

4.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种措施。下列措施中,直接削弱地方军权的是

A.设立转运使B.废除藩镇C.设置通判D.派文官任知州

5.某朝代实行“重文抑武”政策,注重科举选拔官员,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该朝代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6.“许子贡曰:‘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耕则后稷,织则嫘祖,夫是之谓代耕。’”这段材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B.早期手工业的专业化分工C.重农抑商的政策D.井田制的经济基础

7.“交子”“会子”等纸币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宋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海外贸易的繁荣C.手工业的进步D.中央集权的强化

8.某朝代实行行省制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在地方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拥有军事、行政、财政大权。该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9.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主要标志是

A.土地兼并加剧B.海外贸易发展C.出现早期雇佣关系D.市民阶层壮大

10.“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其根本目的是

A.选拔真才实学的人才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推广儒家思想D.促进文化教育发展

11.“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巩固清朝统治C.推动社会进步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1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3.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都属于

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商业企业D.金融机构

1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联的作者谭嗣同,最有可能成为

A.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B.戊戌变法维新派C.义和团运动领袖D.辛亥革命元勋

1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D.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简述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主要措施。

17.概述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18.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能食,寒不能衣,皆非养民之政也。夫寒衣者,布帛也;饥食者,五谷也。今二者丰,则民乐无所困矣。”——《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宋代)市井之间,贸迁不绝,四方商贾,风集京师……其货之巨万,不可胜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区域性的专业化农业经济出现……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摘自某历史教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英国以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开始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摘自某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逃往热河,侵略者在北京大肆抢掠,并火烧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摘自某历史纪录片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宣告了清政府‘自强’、‘求富’的失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