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热工学热工系统热工系统故障排除案例题库及答案
一、锅炉燃烧系统故障案例
案例1:燃煤锅炉燃烧不稳定,火焰脉动频繁
现象:运行中火焰监测器显示火焰亮度波动大,炉膛负压由-50Pa频繁波动至-150Pa,排烟温度在130℃~160℃间大幅变化,主蒸汽压力由10MPa降至9.2MPa且持续下降。
可能原因:
1.入炉煤质波动,挥发分含量由设计值25%降至18%,导致着火延迟;
2.二次风挡板卡涩,A层燃烧器二次风量由设计35000m3/h降至28000m3/h,风煤比失衡;
3.点火油枪雾化片堵塞,启动初期助燃效果不足,影响主燃烧稳定性;
4.给煤机转速传感器故障,实际给煤量比DCS显示值低15%(显示45t/h,实际38t/h)。
排查步骤:
1.取样分析入炉煤工业成分,确认挥发分、灰分是否符合设计值(设计要求挥发分≥22%,灰分≤28%);
2.使用风速测量仪检测各层燃烧器二次风风速(设计风速25~30m/s),重点检查A层燃烧器对应二次风挡板执行机构是否卡涩;
3.退出A层燃烧器运行,检查点火油枪雾化情况(正常雾化角应为60°~80°,油滴粒径≤100μm),清理或更换雾化片后测试;
4.就地核对给煤机皮带秤实际转速与DCS显示值,用秒表测量皮带转动周期(设计周期12s/圈),计算实际给煤量。
解决方法:
-联系燃料部门调整配煤方案,将挥发分提升至23%~25%;
-拆卸A层二次风挡板执行机构,清理内部积灰,更换卡涩的传动连杆;
-更换A层点火油枪雾化片(孔径由0.8mm调整为1.0mm),恢复正常雾化;
-校准给煤机转速传感器,重新设定DCS显示系数,确保显示值与实际偏差≤2%。
案例2: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堵塞
现象:炉膛差压由800Pa骤降至200Pa,返料器温度由850℃升至920℃,床温分布不均(左床980℃,右床890℃),主蒸汽流量下降5t/h。
可能原因:
1.返料风室风帽堵塞,风量由设计8000m3/h降至5000m3/h,无法形成有效流化;
2.燃煤粒径超标(设计≤8mm),实际检测50%颗粒>10mm,导致返料器内大颗粒堆积;
3.石灰石给料量过大(设计3t/h,实际5t/h),灰分中CaO含量过高(>40%),易结焦;
4.返料器内壁浇注料脱落,形成局部凸起阻碍物料流动。
排查步骤:
1.关闭返料器进、出口阀,打开检查孔观察内部物料堆积情况(正常应无明显结块);
2.测量返料风室风压(设计6kPa),拆卸风帽检查堵塞物成分(若为煤灰或浇注料碎片需清理);
3.取样分析燃煤粒径分布(使用标准筛网:8mm筛上物应≤10%),检测石灰石给料量(核对电子皮带秤累计值);
4.用内窥镜检查返料器内壁(重点区域为弯头、变径处),确认是否有浇注料脱落(脱落面积>0.2m2需处理)。
解决方法:
-清理返料风室堵塞风帽(共12个,其中4个被煤灰堵塞),恢复风量至8500m3/h;
-调整破碎机筛板间隙(由10mm调至8mm),确保燃煤粒径≤8mm占比>90%;
-减少石灰石给料量至3.5t/h,控制灰分中CaO含量≤35%;
-对返料器内壁脱落区域(约0.3m2)进行浇注料修补,养护48h后恢复运行。
二、汽轮机热力系统故障案例
案例3:汽轮机高压缸排汽温度异常升高
现象:300MW机组运行中,高压缸排汽温度由设计320℃升至350℃,高压缸效率由85%降至80%,调节级压力由8.5MPa升至9.0MPa。
可能原因:
1.高压缸通流部分结垢(主要成分为钠盐、硅酸盐),通流面积减小约5%;
2.高压调门重叠度设置不当(设计重叠度10%,实际仅5%),导致部分进汽损失增加;
3.高压缸轴封间隙增大(设计径向间隙0.5~0.8mm,实际测量1.2mm),漏汽量增加;
4.抽汽逆止阀卡涩(1抽汽逆止阀开度由100%降至80%),抽汽量减少20t/h。
排查步骤:
1.分析高压缸进、排汽参数(进汽压力16MPa,温度538℃;排汽压力3.5MPa),计算通流能力(设计流量500t/h,实际480t/h);
2.检查DCS中高压调门开启顺序及重叠度(通过阀门特性曲线验证,设计重叠度对应阀位10%~15%);
3.停机后测量高压缸轴封间隙(使用压铅法,重点检查隔板汽封、叶顶汽封);
4.对1抽汽管道进行流量测量(使用超声波流量计,设计流量80t/h,实际64t/h),拆卸逆止阀检查阀芯是否卡涩。
解决方法:
-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对高压缸通流部分进行喷砂除垢(清除厚度约0.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