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1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VIP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1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时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

1.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装置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华雪同学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

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增大氧气的浓度;3.为了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①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通过此实验小明同学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②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可观察到酒精能够燃烧,而水不能燃烧,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可燃物(或物质具有可燃性);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知识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②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⑥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③⑥D.②③⑤;【解析】①油锅起火,最佳的灭火措施是盖锅盖,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而端油锅是非常危险的,故①错误;②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②正确;③酒精灯的火焰应用灯帽盖灭,用嘴吹易引起酒精灯内燃而发生危险,故③错误;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④正确;⑤汽油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⑤错误;⑥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⑥正确。;5.2019年9月,澳大利亚发生大型山火,历时4个月才将其基本扑灭。下列关于森林火灾应急处理措施或原因不合理的是()。

A.砍掉或清理大火面前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达到隔离可燃物的目的

B.用大量沙子灭火,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

C.紧急疏散火灾周围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D.飞机播撒干冰,达到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目的;【解析】砍掉或清理大火面前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用大量沙子覆盖灭火,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故B正确;森林火灾时紧急疏散火灾周围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故C正确;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D错误。;6.许多成语隐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

A.“钻木取火”——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

B.“煽风点火”——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

C.“杯水车薪”——可燃物的量少,导致火焰熄灭

D.“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直到火焰熄灭为止;【解析】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故A正确;煽风点火,促进空气的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使燃烧更旺,故B正确;杯水车薪指虽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无济于事,既不能覆盖柴火使其隔绝空气,也不能使温度迅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也就不能灭火,故C错误;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控制了物质的燃烧,从而实现灭火,故D正确。;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解析】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A正确;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B错误;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温度更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C错误;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空气流通带走热量,造成蜡烛温度低于其着火点而灭火,故D错误。;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

B.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C.扑灭森林火

文档评论(0)

刘院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