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文学2025年中国古代文学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考研文学2025年中国古代文学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研文学2025年中国古代文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诗经》中的“大雅”部分?

A.《生民》

B.《文王》

C.《湛露》

D.《常武》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最可能代表下列哪位唐代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3.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的五代词人是:

A.温庭筠

B.李煜

C.冯延巳

D.晏殊

4.宋代“以文为诗”的代表人物是:

A.王安石

B.欧阳修

C.黄庭坚

D.苏轼

5.明代“前七子”的核心人物不包括:

A.李梦阳

B.王守仁

C.何景明

D.徐渭

6.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国语》

B.《左传》

C.《史记》

D.《汉书》

7.元杂剧的四大悲剧通常指:

A.《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梧桐雨》

B.《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C.《汉宫秋》、《赵氏孤儿》、《窦娥冤》、《拜月亭》

D.《梧桐雨》、《西厢记》、《墙头马上》、《赵氏孤儿》

8.明清时期,与“公安派”相对立的文学流派是:

A.桐城派

B.竞陵派

C.王骥德

D.李渔

9.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神与物游”的著名命题,主要关联的文论家是:

A.司马迁

B.陆机

C.王昌龄

D.庾信

10.下列哪部作品被普遍认为是清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A.《聊斋志异》

B.《儒林外史》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并称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建安风骨

2.中唐古文运动

3.江西诗派

4.桐城派

5.意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诗经》“风、雅、颂”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2.分析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及其在盛唐诗歌中的地位。

3.简述元杂剧与宋元南戏在体制、内容、表演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杜甫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及其历史影响。

2.试述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B

5.B

6.C

7.B

8.B

9.B

10.C

二、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指东汉末年建安时期(196-220年)以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和“建安七子”等人为代表的诗人所创作诗歌所展现出的时代精神风貌。其特点主要是:抒发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情感真挚、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个性化特征。解析思路:抓住核心时期(建安)、代表人物(三曹、七子)、精神特质(忧患意识、建功抱负、慷慨悲凉)和艺术风格(刚健有力)。

2.中唐古文运动:唐代中期(约762-835年)一场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主要内容的文学革新运动。由韩愈、柳宗元倡导。他们提倡古文,旨在恢复先秦两汉时期质朴、自由、内容充实的散文传统,反对当时流行的讲究形式、堆砌辞藻、内容空洞的骈文。运动强调文章要“文以载道”,即用文章来宣传儒家思想和社会改革主张,并强调“师法古文”,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写作方法。韩愈、柳宗元是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散文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深远。解析思路:抓住核心人物(韩愈、柳宗元)、核心主张(提倡古文、反对骈文)、时代背景(中唐)、目的(文以载道、复兴儒学)、写作风格(质朴自由)和影响。

3.江西诗派: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歌流派,由北宋诗人黄庭坚开创并确立。其名称源于黄庭坚自号“江西诗派”,并在其《与洪驹父书》、《与郑彦卿书》等信中,将杜甫视为“诗祖”,将二谢、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列为“诗宗”,要求后学诗人“一祖三宗”地学习,并强调“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特殊的作诗方法,即借鉴前人诗句的意境和句法进行创造性转化。江西诗派影响广泛,对南宋及以后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思路:抓住创立者(黄庭坚)、命名来源(黄庭坚自号、诗派传承)、核心理论(一祖三宗、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创作方法(借鉴转化)和影响。

4.桐城

文档评论(0)

138****9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