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初级中药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药物中,性属升浮的是
A.石决明(平肝潜阳药)
B.旋覆花(降气化痰药)
C.紫苏(发散风寒药)
D.代赭石(重镇降逆药)
答案:C
解析:升浮药物多具有辛、甘味,温、热性,作用趋向为向上、向外,如解表药、升阳药等。紫苏为发散风寒药,性辛温,主升浮;其余选项均为沉降药物。
2.治疗湿热黄疸,首选的药物配伍是
A.茵陈、栀子
B.金钱草、海金沙
C.虎杖、大黄
D.茯苓、泽泻
答案:A
解析:茵陈为治黄疸要药,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栀子清热泻火、利湿退黄,二者配伍增强清热利湿退黄功效,为湿热黄疸首选。
3.需后下的中药饮片是
A.生石膏(矿物药,需先煎)
B.薄荷(含挥发油,久煎易散失)
C.人参(贵重药,需另煎)
D.磁石(矿物药,需先煎)
答案:B
解析:后下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药物,如薄荷、砂仁、钩藤等。
4.下列炮制方法中,能增强补肝肾作用的是
A.盐炙杜仲
B.酒炙当归
C.醋炙香附
D.蜜炙黄芪
答案:A
解析:盐入肾经,盐炙杜仲可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作用。
5.具有“过桥”特征的药材是
A.黄连(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雅连多单枝,略呈圆柱形,“过桥”较长)
B.黄芩(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
C.黄芪(断面纤维性,显放射状纹理)
D.板蓝根(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答案:A
解析:“过桥”指黄连根茎部分节间平滑如茎杆的部分,是雅连的主要鉴别特征。
6.关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
A.pH值应与血液pH值相近(49)
B.渗透压应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略高
C.可添加亚硫酸钠作为增溶剂(亚硫酸钠为抗氧剂,增溶剂常用聚山梨酯80)
D.需进行热原检查
答案:C
解析:亚硫酸钠用于防止药物氧化,属于抗氧剂;增溶剂用于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如聚山梨酯80。
7.下列生物碱中,属于异喹啉类的是
A.苦参碱(喹诺里西啶类)
B.小檗碱(异喹啉类)
C.麻黄碱(有机胺类)
D.阿托品(莨菪烷类)
答案:B
解析:小檗碱为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
8.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普通处方的保存期限是
A.1年(普通、急诊、儿科处方)
B.2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
C.3年(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D.5年(毒性中药饮片、放射性药品)
答案:A
解析: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3年。
9.下列配伍中,属于“相杀”的是
A.生姜杀半夏毒(生姜能减轻或消除半夏的毒性)
B.麻黄配桂枝(相须,增强发汗解表作用)
C.人参配莱菔子(相恶,莱菔子削弱人参补气作用)
D.乌头配贝母(相反,产生毒性反应)
答案:A
解析:相杀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毒。
10.下列丸剂中,需用“泛制法”制备的是
A.蜜丸(塑制法)
B.水丸(泛制法)
C.浓缩丸(塑制法或泛制法,视类型而定)
D.蜡丸(塑制法)
答案:B
解析:水丸以水或水性液体为润湿剂,通过泛制机滚动成型,属于泛制法;蜜丸、蜡丸需塑制成型。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41.下列属于“十八反”内容的是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半夏
C.藜芦反人参
D.海藻反大戟(十八反为“藻戟遂芫俱战草”,海藻与甘草相反,非大戟)
答案:ABC
解析:十八反包括: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42.中药炮制中,“炒炭”的目的包括
A.增强止血作用(如地榆炭、蒲黄炭)
B.降低毒性(如干漆炭)
C.缓和药性(如山楂炭)
D.便于粉碎(非主要目的)
答案:ABC
解析:炒炭主要目的是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部分药物可降低毒性(如干漆)、缓和药性(如山楂炭消食止泻)。
43.鉴别川贝母“松贝”的特征有
A.类圆锥形或近球形
B.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怀中抱月”)
C.顶部闭合,底部平,微凹入
D.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