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利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A4.docxVIP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利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A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利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道德与法治试卷共两大题,满分80分。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7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4页,答题卷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你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这说明了?(??)

①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可以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对社会的影响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①③说法正确;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②说法错误;④体现的是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择B。

2.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感受和参与社会生活我们可以()

①到附近工厂参观学习②到博物馆参观展品

③与同学交流学习方法④到福利院看望孤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近社会。

①②④: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要亲近社会,通过到附近工厂参观学习、到博物馆参观展品、到福利院看望孤儿等方式感受和参与社会生活,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与同学交流学习方法不属于感受和参与社会生活,应排除;

故本题选C。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顾宪成撰写的这副对联启示我们要()

A.专心读书学习,做到博闻强识

B.逃避与人交往,磨砺自身品格

C.离开书斋学堂,投身社会生活

D.专心读书学习,积极融入社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D:题文意思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听在耳中;家事,国事,天下事,每一件事情都是我所关心的,因此这启示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D说法正确;

A:题文中强调我们除了专心读书学习,还要关心社会发展,A说法错误;

B:要积极与人交往,不能逃避与人交往,B说法错误;

C:题文内容说明既要注重书本知识学习,也要积极关注社会,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4.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

①能够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

②有利于学生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活动

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

④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所有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在社会中成长。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有利于学生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夸大了研学旅行活动的作用,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下列诗句中,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分析题干可知,选项①意思是汉阳晴川阁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描写的是自然景色,不符合题意;选项②意思是对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俯首听命,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负责,有利于社会发展,正确;选项③?意思是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描写的是自然景色,不符合题意;选项④意思是牵挂百姓的一举一动,关心百姓疾苦,是亲民的亲社会行为,正确;观点②④正确,所以选C。

6.依据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对社会关系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父子、母女—血缘关系 B.同事、朋友—地缘关系

C.同乡、同行—地缘关系 D.业主、同学—业缘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资料小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小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