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深厚砂层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工艺技术交底
各位工友、技术骨干:
今天咱们围坐在一起,聊的是深厚砂层里地下连续墙成槽的事儿。干这行的都知道,砂层施工最怕”软”和”散”——槽壁像松散的米粒,稍不留神就塌;泥浆漏得比喝凉水还快,成槽精度总跑偏。我在现场摸爬滚打十几年,光砂层成槽就干过二十多个项目,今天把攒的经验、踩的坑、总结的招儿都掏出来,大家记准了,咱们稳扎稳打把活干漂亮。
一、为啥要特别重视深厚砂层成槽?先把”敌人”摸透
地下连续墙成槽,本质是在地下”挖一道墙的模子”。但深厚砂层(一般指厚度超15米的中粗砂、粉砂层)有三个”要命”的特性:
第一是自稳性差。砂粒间靠摩擦力咬合,没粘性土那股”抱团”的劲,挖槽时像挖松散的瓜子,槽壁随时可能”垮棚”;
第二是透水性强。砂层像块大海绵,地下水一流动,泥浆容易漏失,槽内液面降得快,对槽壁的支撑力跟着掉;
第三是扰动敏感。成槽机抓斗一晃动,砂粒就”搬家”,槽壁容易鼓包、倾斜,后续钢筋笼下不去,或者浇筑时漏混凝土。
举个例子,前年某项目在30米厚的粉砂层成槽,头天下午开抓,结果夜里下大雨,地下水位涨了1米多,泥浆比重没及时调,第二天早上槽段中间塌了个2米深的坑,光回填、重新成槽就耽误了5天。所以咱们得把每个环节抠细了,从准备到成槽再到验收,环环都得”上紧弦”。
二、从”零”到”成槽”,准备工作得像”搭戏台”——地基稳了戏才好唱
2.1导墙:成槽的”定盘星”,马虎不得
导墙是成槽的”边界线”和”保护伞”,相当于给槽段先砌两道”硬边”。在砂层里,导墙的作用更关键——能防止地表塌陷、控制成槽精度,还能存泥浆保持液面。
尺寸要准:咱们这项目导墙设计是”倒L型”,顶宽1.2米,壁厚0.3米,深度3米(必须穿透表层杂填土,扎进下面2米硬土层)。测量员得用全站仪放三次线:第一次初测,第二次复核,第三次成槽前再校一次,偏差超过2厘米就得返工。
配筋要实:导墙里的钢筋是Φ16@200的双层网片,咱们去年有个项目图省事少放了一层钢筋,结果成槽时导墙顶面裂了道缝,泥浆漏了半池,后来花两天时间用早强水泥修补,差点耽误工期。
养护要够:导墙混凝土浇筑完,得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7天,强度没到75%(拿回弹仪测)坚决不能上成槽机。我见过最离谱的,导墙刚浇完3天就开机器,结果导墙被压得往下沉了5厘米,槽段整体偏位,最后重新做导墙多花了10万块。
2.2泥浆:成槽的”软支撑”,浓度粘度得像”粥”
砂层成槽,泥浆就是”液体模板”。好的泥浆得能”护壁”——在槽壁形成1-3毫米的泥皮,挡住砂粒流失;能”携砂”——把抓斗带不出来的细砂颗粒”卷”上来;还得”稳定”——长时间不沉淀、不析水。
材料选对:优先用钠基膨润土(比钙基的造浆率高30%),要是当地买不到,就加CMC(羧甲基纤维素)和纯碱调。去年在苏北项目,用了钙基膨润土没加纯碱,泥浆比重半天上不去,槽壁像筛子似的漏浆,后来每吨泥浆加了5公斤纯碱,两小时就稳住了。
指标严控:新制泥浆比重1.05-1.08g/cm3,粘度25-30s(用漏斗粘度计测),含砂率<4%;成槽过程中,槽内泥浆比重不能超过1.25(太稠了抓斗带不动),粘度不低于28s(太稀了护不住壁);清底后泥浆比重得降到1.15以下,含砂率<6%(不然沉渣太厚,墙底会夹砂)。
循环得勤:泥浆池要分”沉淀池-调整池-新鲜池”三级,抓斗每挖一斗,泥浆泵就得循环一次,把里面的砂粒沉到沉淀池底(每天清两次沉砂)。我常跟工人说:“泥浆不是一次性的,勤换勤调才能省钱又安全。”
2.3设备:成槽机像”手术刀”,选型操作都得”对路”
砂层成槽,成槽机选不对,干起活来累半死。
机型选双轮铣还是抓斗?砂层厚但不硬(标贯击数<30),用液压抓斗就行(成本低、效率高);要是夹着密实砂或小碎石,就得用双轮铣(铣削力强,垂直度好控制)。咱们这项目砂层标贯15-25击,选的是金泰SG60液压抓斗,斗宽2.8米,刚好匹配设计槽段长度6米(分三抓成槽)。
抓斗得”磨利”:砂粒硬度高,抓斗刃角磨损快,每挖10个槽段就得检查一次刃口(用钢尺量),磨损超过5厘米必须补焊(用耐磨焊条)。去年有个班组图省事没及时补焊,结果抓斗”啃”不动砂层,成槽效率降了40%,还把液压泵憋坏了,修机器花了3天。
三、成槽施工:从”第一斗”到”最后一斗”,每一步都是”精细活”
3.1开抓:先”探路”再”下爪”,头一斗定全局
开抓前,先用测绳量导墙标高,在抓斗钢丝绳上做好标记(每米画道红漆),确保挖深准。第一斗要”轻、慢、浅”——抓斗下到导墙底后,先空转两圈”探”砂层虚实,再慢慢闭合抓斗(避免突然受力导致槽壁坍塌),第一斗挖深控制在1.5米以内(让泥浆先”吃”进槽壁,形成初始泥皮)。
我带过的徒弟小张,头回独立操作时,第一斗猛得往下扎,结果槽口1米范围的砂层被带松了,槽壁当场垮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