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储存时最常用的各类保护剂.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但其结构极其“娇气”,在储存中易失活变质。如何为您的蛋白样品保驾护航?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保护剂。它们通过防止聚集吸附、维持结构稳定、抑制化学降解等多重机制,保护蛋白质的活性。小编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汇总了多种蛋白保护剂,通过详解各类保护剂的奥秘,以期帮助小伙伴们找到最佳储存方案。

一、防止表面吸附和聚集

蛋白质在低浓度时容易吸附在容器壁(如EP管、玻璃瓶)上,造成损失;在高浓度时则容易发生聚集沉淀。

1.?惰性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BSA):最常用的一种。它作为“牺牲品”优先吸附在容器表面,从而保护目标蛋白不被吸附。通常用于低浓度(1mg/mL)蛋白的储存。注意:如果后续实验涉及质谱分析或免疫学检测,BSA可能会产生干扰。

酪蛋白:作用类似BSA,常用于免疫分析中封闭非特异性结合。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ween-20,TritonX-100:非常有效。它们可以覆盖疏水表面,防止蛋白质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发生吸附和聚集。常用于膜蛋白和疏水性较强的蛋白。使用浓度通常很低(0.01%-0.1%)。

二、维持结构稳定(抗变性)

这些试剂通过稳定蛋白质的天然构象,防止其伸展变性。

1.?多元醇和糖类:

甘油:最通用的稳定剂之一。它通过“优先排阻”机制,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分子结构更有序,从而间接稳定蛋白质的折叠结构。通常以10%-50%的浓度添加,并且能降低溶液的冰点,非常适合在-20°C储存(防止形成破坏性的冰晶)。

蔗糖、海藻糖、葡萄糖:作用机制与甘油类似,也是通过优先排阻来稳定蛋白。它们不会降低冰点,因此更适合于4°C或-80°C(冻干状态)储存。海藻糖因其卓越的保护能力,在冻干过程中尤其常用。

2.?氨基酸和胺类:

甘氨酸、脯氨酸、牛磺酸:这些小分子也能起到稳定作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效果很好。

L-精氨酸盐酸盐:常用于抑制蛋白聚集,特别是在蛋白复性过程中,但它在高浓度下也可能使某些蛋白变性,需要根据具体蛋白测试。

三、防止化学降解

蛋白质可能发生氧化、水解或脱酰胺等化学修饰。

1.?还原剂(防止二硫键错误形成和氧化):

二硫苏糖醇(DTT):强还原剂,能有效打破和防止二硫键的形成。但不稳定,在溶液中易被氧化,需要定期补充。

β-巯基乙醇(BME):作用与DTT类似,但气味难闻且效果较弱。

三(2-羧乙基)膦(TCEP):比DTT更稳定,不易被氧化,作用pH范围更广,是更好的长期储存选择,尤其适用于对氧化敏感的蛋白。

2.?金属螯合剂(防止金属离子催化的氧化):

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螯合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如Cu2?,Fe2?),这些离子会催化产生自由基,导致蛋氨酸、半胱氨酸等残基氧化。

3.?蛋白酶抑制剂:

如果蛋白样品中含有污染的蛋白酶,蛋白会被降解。需要添加蛋白酶抑制剂?cocktail,包含针对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的多种抑制剂。

4.?抗菌剂:

叠氮化钠(NaN?):非常有效的抗菌剂,常用于4°C储存的蛋白溶液(浓度0.02%-0.05%)。警告:剧毒,需小心操作,且不能用于体内实验或涉及细胞的活动。

硫柳汞:另一种抗菌剂,主要用于抗体储存。

四、缓冲系统(维持pH)

一个合适的缓冲液是基础,它能抵抗因吸收CO?或少量酸/碱污染引起的pH变化。

Tris-HCl,PBS,HEPES?等是常用缓冲液。

选择缓冲液时需考虑其pKa值(应在目标pH的±1范围内),以及储存温度对pH的影响(如Tris的pH受温度影响很大)。

小编总结:

典型的蛋白储存缓冲液配方常包含以下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20-50mMTris-HCl,pH8.0?(缓冲系统)

150mMNaCl?(提供一定的离子强度,模拟生理条件)

10%(v/v)?甘油(稳定结构和防冻)

1mMEDTA?(防止金属催化氧化)

0.5mMTCEP?(防止氧化,比DTT更稳定)

0.02%NaN?(抗菌,如需要)

储存策略:

1.?高浓度储存:蛋白质浓度越高通常越稳定。可以浓缩后分装储存。

2.?分装:无论何种储存条件,都将蛋白溶液分成小份,避免反复冻融。

3.?选择储存温度:

4°C:仅适用于短期储存(几天到几周),需添加抗菌剂。

-20°C:最常用,必须添加甘油(终浓度20%-50%)以防止反复冻融和冰晶破坏。

-80°C:长期储存的最佳选择。可以不加甘油,但分装仍是必要的。

液氮/气相液氮:用于极其珍贵的样品,可实现“玻璃化”保存,损伤最小。

冻干:最稳定的长期储存方式,通常需要添加蔗糖或海藻糖作为冻干保护剂。

需要提醒小伙伴们的是:最佳的储存条件需要通过实验来优化。可以先小规模测试不同条件下的蛋白活性和稳定性,再确定最终的储存方案。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