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技术交底规范要点
作为在基坑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基建”,我始终记得带徒弟时说过的一句话:“深基坑开挖不是简单的‘挖土’,每一铲下去都牵着周边建筑的安全,系着作业人员的性命。”这句话,在每次技术交底会上我都会重复——因为深基坑土方开挖,是岩土工程中风险最高、细节最密集的环节之一。今天,我就从一线经验出发,把这项工作的规范要点掰开揉碎讲清楚。
一、前期准备:交底前的“三查三备”是根基
技术交底不是照本宣科的“念文件”,而是要让现场每个参与方都清楚“为什么这么做”“不这么做会怎样”。但在交底前,必须完成三项核心准备工作,否则交底内容就是空中楼阁。
1.1查方案:确保“按图索骥”有依据
深基坑开挖专项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这是住建部37号令的硬性要求。但现场技术人员不能只看“通过论证”的结论,要逐字核对方案是否覆盖了关键要素:
地质适配性:方案中的开挖参数(如分层厚度、坡度)是否与地勘报告中的土层分布(比如上层杂填土、中层粉质黏土、下层中风化岩)一一对应?曾见过某项目因未注意到局部存在软弱夹层,按统一坡度开挖后出现滑坡,教训深刻。
支护协同性:开挖顺序是否与支护结构施工节奏匹配?比如采用桩锚支护时,必须等锚索张拉锁定后才能开挖下一层,方案里是否明确了“先撑后挖”的具体时间节点?
环境敏感性:周边5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特别是老旧民房)、地下管线(尤其是燃气、电力)、道路等是否都标注在平面图上?方案中是否针对不同保护对象制定了控制指标(如建筑物沉降≤20mm、管线位移≤10mm)?
1.2查现场:把“纸上数据”变成“脚下实况”
方案再好,也要落地。交底前必须带着施工班组到现场“走一遍”:
查支护结构:护坡桩的桩顶冠梁是否达到设计强度?土钉墙的土钉拉拔试验报告是否合格?曾遇到过因急于开挖,在冠梁养护期未到就施工,结果挖第一层土时冠梁断裂的险情。
查降水效果:轻型井点或管井的出水量是否稳定?地下水位是否已降至开挖面以下0.5-1.0米?如果降水不到位,土体含水量高,挖掘机一压就成“烂泥塘”,边坡也容易滑移。
查管线标识:现场是否用红漆标出了地下管线的走向?特别是非开挖施工的通信光缆,有些年代久远的图纸和实际位置偏差可能超过1米,必须用探地雷达复核。去年有个项目就是因为漏探一根废弃电缆,挖机一斗下去引发短路,差点酿成火灾。
1.3备交底:让“技术语言”变成“大白话”
很多技术交底之所以流于形式,是因为交底人用“规范条文+专业术语”念稿,工人根本听不懂。正确的做法是:
分层级交底:先给班组长交底,重点讲“危险区域”(如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关键参数”(如每层挖2米、分段长度不超过30米);再由班组长给工人交底,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比如“挖机别靠边坡太近,履带离坡顶至少3米”)。
用案例说话:把以往类似工程的事故照片(比如边坡坍塌现场)、视频(比如超挖导致支护结构变形)做成PPT,边讲边问:“如果咱们这里超挖了,会怎样?”让工人自己说出“边坡要垮”,比直接说教管用十倍。
签确认单:交底记录不是“应付检查”,必须让每个参与人员签字,包括挖掘机司机、测量员、普工。我习惯在签字前加一句:“如果今天没听懂,现在提出来,咱们再讲一遍;签了字,出了问题就要担责。”
二、开挖过程:每一步都要“踩准节奏”
开挖阶段是风险最集中的环节,就像走钢丝——快了容易“失稳”,慢了影响工期,但“稳”才是第一位的。现场必须守住四个“硬杠杠”。
2.1分层分段:“切蛋糕”式开挖最安全
深基坑开挖绝对不能“一挖到底”,必须像切蛋糕一样分层、分段:
分层厚度:一般土层每层不超过2米,软土(如淤泥质土)不超过1.5米。为什么?因为土层越厚,挖掘机下挖时对边坡的侧压力越大,容易导致未支护的坡面提前变形。我曾在软土地区见过工人图快,一层挖3米,结果边坡像“豆腐”一样垮下来,幸好没伤人。
分段长度:分段长度要和支护结构的施工能力匹配。比如采用土钉墙支护时,每段长度不宜超过30米(因为土钉成孔、注浆需要时间);如果是混凝土支撑,分段长度应控制在20米以内,确保支撑能及时封闭。
预留台阶:每层开挖时,要在边坡处预留1:1.5-1:2的临时台阶(宽1-2米),就像“楼梯”一样,既能分散边坡压力,又能给后续修坡、挂网留出操作空间。
2.2开挖顺序:“先撑后挖”是铁律
开挖顺序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常见的有三种模式,但核心都是“开槽支撑、先撑后挖”:
顺作法(最常用):从基坑周边向中心开挖,每挖一层立即施工该层的支护(如土钉、锚索)。这种方法适合开放式基坑,但要注意“对称开挖”——比如长方形基坑,不能先挖一边再挖另一边,否则支护结构受力不均会倾斜。
盆式开挖:先挖基坑中间的“盆心”土,保留周边2-3米宽的“土堤”作为临时支撑,等中间区域的底板浇筑完成后,再挖周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书-赵胜绪.pdf VIP
-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pptx VIP
- 采购需求管理办法.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 T_SZMS 0011-2025 实时数字示波器校准规范.pdf VIP
- 广东省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办法.pdf VIP
- 【课件】GB35181-2025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pptx
- HG∕T 5955-2021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 钼测定方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