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VIP

2025-2026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一、单选题

(★★★)1.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的核心遗址,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由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构成,是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之一。这反映良渚文化()

A.精耕细作模式推广

B.早期国家形态成熟

C.社会组织能力较强

D.城市功能非常完善

(★★★)2.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城址分布广泛,其中黄河流域约40处,长江流域约18处,辽河流域近80处,其他区域零星分布。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中原文明辐射范围广阔

B.早期文明呈现多中心格局

C.游牧与农耕文明长期对峙

D.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水平

(★★★)3.据考证,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姓氏可考者65位。图1和图2是商代和西周同、异姓公卿比例图,由此可知()

A.商周时期存在原始的民主传统

B.西周政治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C.西周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王室

D.军功爵制逐渐成为主要的官制

(★★★)4.《尚书》中周公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这成为历代治国理念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相一致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C.“观其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

D.“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5.春秋时期,齐国的田氏原本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因避乱来到齐国。经过数代人的经营,田氏通过施恩百姓、收买人心等方式,逐渐掌握了齐国的实权,最终取代姜姓吕氏成为齐国国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B.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激烈

C.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D.分封制下诸侯权力不断扩大

(★★★)6.《左传》记载,被中原视为“蛮夷”的吴国,其君主自称是周文王伯父太伯的后代;《国语》称“荆蛮”之地的越国,先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宗法制度的普遍推行

B.民族矛盾的逐渐消除

C.边疆地区的开发加速

D.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

(★★★★)7.西周及春秋早期,国人军赋的征收,以乡为单位,在基层村社中按户征取。春秋末期,鲁国开始推行按土田征收军赋的政策,即“用田赋”;晋国也实行了按田亩征收军赋的制度。“田赋”制度的出现表明()

A.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B.商品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D.各国积极改革富国强兵

(★★★)8.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提出不同主张。下列言论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

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④“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A.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

B.①儒家②墨家③法家④道家

C.①儒家②法家③墨家④道家

D.①道家②法家③墨家④儒家

(★★★)9.秦相吕不韦编撰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倡扬“天子执一”的理念,主张“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存在“取天下”“定天下”“一匡天下”等表述。上述主张()

A.蕴含了天下一统的思想

B.旨在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C.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D.体现出贵族政治的衰落

(★★★)10.秦朝时期,某大臣在朝堂上奏请:“如今六国已定,四海归一,陛下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宜更改名号,以彰显伟业。”秦始皇听闻后,下令群臣商议,最终确定称“皇帝”,自称“朕”,其命令称“制”或“诏”,且皇位由子孙世代传承。这一情境主要反映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A.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B.具有明显的等级色彩

C.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皇位传承采用禅让制

(★★★)11.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B.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C.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D.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12.秦朝完成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 小初高全学科精品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