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一语文醉翁亭记;醉翁亭记;2020/12/3;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高假设讷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另外他还和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任,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玩耍,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李白
杜甫
苏轼
王安石
李清照
辛弃疾;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复习导入;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奉劝之意。;“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云归而岩穴暝〔暮——晦〕;琅琊山春时美景;“野芳发而幽香〞;琅琊山夏时???景;“佳木秀而繁阴〞;琅琊山秋时美景;“风霜高洁〞;琅琊山冬时美景;“水落而石出〞;图片欣赏⑨;醉翁亭记碑刻;拍摄地点;2020/12/3;拍摄地点;2020/12/3;拍摄地点;拍摄地点;1亭周边
环境:;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贯穿全文的感情主线
是什么?;文章点名主旨的句子是哪句话?;本文以“乐〞为线索
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化、表现
“与民同乐〞的主旨的?;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照应声,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他们生活安定富足,这是与有直接关系的。太守是为此而乐。,也是他的政治理想。;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联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联二:琅琊山幽深秀丽
联三: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面对烟波浩淼、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水,唐代诗人杜甫吟诵着“吴
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慨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范仲淹身在河南,仅凭一幅洞庭晚秋图,结合故土太湖的风光,
就写出了与之气势相近的文句:,由此也可见
诗人的旷达胸襟。
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
想一起付之东流,从而为国为民,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
献。就像杜甫,身处陋室,喊出的却是“,〞;
就像范仲淹,被贬邓州,胸怀的却是“,〞之心;
就像龚自珍,辞官归隐,虽载“浩荡离愁〞,吟诵的却是“,〞。;文中“迁客〞指“骚人〞指。这两文的作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因为同一政治事件,一贬邓州,一贬滁州,可说都是“迁客骚人〞,但他们有没有“以物喜,以己悲〞呢?从他们的身上,你能汲取一些怎样的精神力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