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ptVIP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牢记典型,辨析易混近5年高考虚词题的题干设问完全一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虚词的用法灵活多变,甚至变幻莫测,出题者巧妙地从对比角度设题,降低了难度,而又切合虚词本身的特点。从这里,我们也得到有益的启示,复习阶段要把虚词易混用法一一辨析清楚,这正是要考的出题点。如“而”字,作连词时,可表示转折、并列、承接、修饰、假设等关系,极易混淆,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区分,把课本中最典型的例句深深刻在脑海中,作为对比的模本。下面我们举例说明:第3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觉今是而昨非。【解析】两个“而”字毫无疑问都是连词,第(1)句表转折关系,第(2)句表面看是表转折,其实不然,“今是”不一定意味着“昨非”,两者之间无转折的意思,应该是并列关系。(3)汝初闻言而怒。(4)客逾庖而宴。··第3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解析】第(3)句“而”表承接,一目了然,第(4)句就有疑惑,好像也是表承接的连词。承接有时间上的,有逻辑上的。第(3)句属前一种情况,“闻言”先发生,接着“怒”这种行为再发生;而“逾庖”是表示去“宴”的行为方式,所以应是修饰关系。(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解析】这两个“而”字,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复习时找找规律,就会发现,它们的位置很特别,都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把这两个例句牢牢记住,考试时就不难辨别了。第3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第3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一词多类,分清用法一个虚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之”: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⑤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其中例①是实词;②~⑤作虚词时,各有其不同的用法。“之”作代词时,“其”、“此”、“彼”、“尔”等皆可。一词多类多用的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所、哉等。第35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同类异形,注重积累如表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它们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它们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将它们译为:吗、呢、了、啊、吧。第36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总结技巧,理性上升1.词性界定法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比如“之”有三种词性:(1)作代词,有第一、第三人称两种。(2)作助词,一般有六种用法:一是定语的标志,译为“的”,如“前车不忘,后车之(的)师”;二是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37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公输》);四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五是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六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久之,目似瞑”(《狼》)。以上一至五是结构助词,通过分析虚词的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第38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位置分析法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如“乎”:(1)作语气助词:①表疑问或反问,常用在句末

文档评论(0)

xiaozhu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