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董氏针灸医案选
董氏针灸,源出董景昌先生,其学理深邃,取穴独特,疗效卓著,为针灸医学之一大流派。笔者浸淫此道有年,每于临证之际,喜用董氏奇穴,常获桴鼓之效。今不揣浅陋,择取数则验案,辅以按语,就正于同道。旨在交流心得,而非标榜奇特,若能为临床稍尽绵薄,则幸甚矣。
一、头痛(偏头痛)
患者某,女,年近五旬。主诉右侧偏头痛反复发作已逾三载,每于情绪波动或劳累后诱发或加重,痛势剧烈,如锥如刺,伴有恶心,甚则呕吐,影响睡眠与日常劳作。曾服中西药多方治疗,效不甚显,时作时止。刻下:右侧颞部跳痛,痛连目系,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偏头痛(肝阳上亢,兼夹风邪)
治则:平肝潜阳,疏风止痛。
取穴:
*侧三里、侧下三里(健侧):董氏针灸治疗偏头痛之要穴,对侧取穴,针入后行捻转泻法,使针感向足部传导。
*足临泣(患侧):胆经输穴,通带脉,清泻肝胆,疏利少阳。
*太冲(双侧):肝经原穴,平肝降火,疏肝解郁。
*风池(双侧):祛风解表,清利头目。
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后,选用细毫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直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持续片刻。余穴亦用泻法,留针约三十分钟,期间行针二次。
疗效:针入约十分钟后,患者自觉头痛减轻。留针期间,疼痛渐缓。起针后,头痛已去大半,恶心感消失。次日复诊,诉头痛未再剧烈发作,仅感右侧头部轻微不适。效不更方,原穴再针。前后共针五次,头痛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偏头痛一症,多与肝胆二经关系密切。本例患者证属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清空。董氏奇穴侧三里、侧下三里,位于小腿外侧,为治疗偏头痛之经验效穴,其作用迅捷,远胜于某些传统穴位。配合足临泣、太冲以清泻肝胆,平肝潜阳;风池祛风止痛。全方共奏平肝、潜阳、疏风、止痛之功。针刺时,对侧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远端疏导与近端调气相辅相成,故能应手取效。
二、胃脘痛(慢性胃炎)
患者某,男,年逾不惑。胃脘部隐隐作痛,反复发作两年余,近月来因饮食不节而加重。痛时喜温喜按,纳食减少,食后饱胀,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
治则: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取穴:
*中脘:胃之募穴,健运中州,和胃止痛。
*足三里(双侧):胃之下合穴,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内关(双侧):宽胸理气,和胃降逆。
*董氏奇穴:门金(双侧):位于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为治疗胃病之特效穴,能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董氏奇穴:四花上穴、四花中穴(双侧):此二穴有理气和血,调理脾胃之功,对胃肠虚弱诸症效佳。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中脘、足三里、内关均用补法,可加温和灸。门金、四花上、四花中穴,针刺得气后行捻转补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三十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疗效:首次治疗后,患者即感胃脘部舒适,疼痛减轻。连续治疗十次后,胃痛基本消失,纳食增加,精神转佳。后续又巩固治疗五次,诸症悉平。嘱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随访三月,未见复发。
按语:脾胃虚寒之胃脘痛,治当温补。中脘、足三里、内关为治疗胃病之经典配穴,能健脾胃,和胃气。董氏奇穴门金,对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确有良效,其性偏温,故虚寒性胃痛尤为适宜。四花上、中穴,位于背部,贴近脾胃,针之可温补脾胃阳气,促进运化。诸法合用,共凑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之效。对于慢性胃病,针灸治疗需持之以恒,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方能巩固疗效。
三、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患者某,女,年近花甲。右肩疼痛,活动受限三月。初起仅感肩部酸楚不适,后逐渐加重,抬举困难,梳头、穿衣均感不便,夜间痛甚,影响睡眠。查体:右肩关节周围广泛压痛,外展、前屈、后伸均受限,“扛肩”现象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肩凝症(风寒湿痹,气滞血瘀)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
取穴:
*董氏奇穴:灵骨、大白(健侧):此二穴合用,为董氏针灸治疗肩臂疼痛、活动不利之要穴,有通经活络,行气止痛之强效。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健侧):位于手掌,能疏导肩部经气,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
*肩髃、肩髎、肩贞(患侧):局部取穴,疏通肩部经气,滑利关节。
*曲池、合谷(患侧):远端配穴,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操作:患者先取坐位,针刺健侧灵骨、大白、重子、重仙。灵骨、大白深刺,重子、重仙向腕部斜刺,均行捻转提插之泻法,强刺激,同时嘱患者活动患侧肩关节,做抬举、外展等动作。待疼痛稍有缓解,再取卧位,针刺患侧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亦用泻法,留针三十分钟。留针期间,可在肩部加用温针灸或TDP照射。
疗效:首次治疗后,患者即感右肩疼痛减轻,活动度略有增加。嘱其回家后加强肩部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流健康宣教ppt课件.pptx VIP
- 国开一网一 电子商务概论 实践任务(B2B电子商务网站调研报告).doc
- 工厂电工班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干粉灭火装置技术规程》CECS322:2012.docx
- (一诊)绵阳市2023级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物理试卷A卷(含答案).docx
- 正和岛入岛申请表(更新版20141022).docx VIP
- 第二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docx VIP
- DL_T 793.7-2022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7部分:光伏发电设备.docx VIP
- 整理超级个人简历模板(修改完后别忘了生成pdf再打印).doc VIP
- 2024智慧仓储解决方案[48页PPT].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