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科学史》专业题库—— 科学史中的贸易与交流.docxVIP

2025年大学《科学史》专业题库—— 科学史中的贸易与交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大学《科学史》专业题库——科学史中的贸易与交流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

简述科学史研究中,“贸易与交流”作为分析视角的重要性。请结合至少两个具体历史案例说明。

二、

比较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世界在中世纪科学知识的保存、翻译与传播方面的异同。指出它们各自对后来欧洲科学复兴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

“大航海时代”对全球科学知识的传播格局产生了革命性影响。请从地理学知识、天文学知识、生物多样性认知以及技术(如航海仪器)四个方面,分别说明其具体表现。

四、

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现象,涉及艺术、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请分析这一文化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并探讨其对当时欧洲科学界(尤其是在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可能产生过的启发与影响。

五、

鸦片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也深刻影响了中西方科学知识的交流。请论述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西方科学知识(如地理学、军事技术、医学)进入中国的途径、遇到的阻力以及产生的具体影响。同时,思考中国传统的科技成就(如中医药、天文学)在此时期的境遇。

六、

阅读以下(假设的)史料片段,回答问题:

“……某年,一艘葡萄牙商船在途中遭遇风暴,被迫停靠某东方港口。船上医生发现当地某种植物对治疗疟疾有奇效,尽管当地居民并不完全理解其原理,但通过观察和经验,他们掌握了使用方法。后来,这种植物(青蒿)被带回欧洲,经过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被分离并应用于医学实践,挽救了无数生命。这一过程展示了物质文化交流如何促进科学发现……”

请根据这段史料,分析跨文化贸易交流在科学发现过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并指出其中存在的局限性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七、

论述殖民主义扩张对非西方科学传统的冲击与重塑。请结合具体的科学领域或实例,分析殖民者如何“科学化”或“非科学化”当地知识体系,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了全球科学发展的多元性。

试卷答案

一、

科学史研究中,“贸易与交流”作为分析视角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科学知识、技术、思想并非孤立地在一个地方自发产生,而是往往通过不同文明、地域间的贸易网络、使节往来、传教活动、战争俘虏、移民迁徙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碰撞与融合。这一视角有助于打破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科学史观,展现科学发展的全球性和互动性特征。它能够帮助研究者理解特定知识或技术在特定历史时期得以传播的路径、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交流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文化过滤与适应现象,并揭示贸易与交流如何刺激新的科学问题、催生技术革新以及影响科学范式的演变。例如,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造纸术、火药、罗盘针西传,极大地影响了欧洲的社会变革和科学进步;而伊斯兰世界的科学成就,如阿拉伯数学家保存和发展的古希腊文献,并通过翻译活动传回欧洲,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重要知识基础。

二、

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世界在中世纪科学知识的保存、翻译与传播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异。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成为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桥梁,积极翻译、吸收和保存了希腊罗马等先贤的科学文献;都拥有相对发达的翻译中心(如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兰世界的巴格达智慧馆);其科学成就,特别是医学和天文学,对后来的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差异在于:拜占庭更侧重于对古希腊罗马文献的系统性保存和注释,其翻译活动相对集中,且与帝国的官方需求(如军事、历法)联系紧密,对欧洲的影响更多是在东欧和通过后来的十字军东征及与西方教会的交流传递。伊斯兰世界的翻译活动规模更大、范围更广,不仅翻译希腊文献,也吸收了印度的数学和中国的四大发明等,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并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化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创新,其翻译中心(如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成为东西方知识交汇的关键节点,通过阿拉伯文著作和学者(如阿维森纳、阿尔·花拉子米)极大地丰富了欧洲中世纪的知识版图,成为连接古代与近代欧洲科学的桥梁。

三、

“大航海时代”对全球科学知识的传播格局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具体表现在:1.地理学知识: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极大地扩展了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证明了地圆学说,绘制了更精确的世界地图,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揭示了全球海洋和大洲的连接性。2.天文学知识:为了确定经度,天文学发展迅速,对星辰的观测更加精确,星表得到修订,如布拉赫、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在此背景下取得突破。3.生物多样性认知:航海家们将大量来自美洲和亚洲的动植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以及各种珍禽异兽)带回欧洲,极大地丰富了欧洲的植物和动物种类,促进了植物学、动物学的分类和发展(如林奈的分类法)。4.技术:对更精确的航海仪器(如星盘、六分仪、水罗盘的改进,以及后来的望远镜)的需求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制造。这些知识的传播打破了知识的地域限制,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科学交流与合作,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