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3节《河流与湖泊》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3节《河流与湖泊》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运用资料,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了解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水文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3.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了解长江的开发成就。

4.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

5.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6.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了解黄河的开发成就。

7.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河湖众多,区域差异显著;我国还有一些河流最终消失在荒漠中,或者注入内陆洼地,积水成湖。这些与海洋不连通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它们的汇水区域为内流区。我国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河网稀疏,水量不足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内流河

①外流河按照河流注入的海洋可以分成三类,具体情况如下表。;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外流河夏季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明显的汛期;冬季水位低、流量小,成为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雨季较短,河流汛期较短、流量较小,河流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冬季河水出现结冰现象。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季较长,河流汛期较长、流量较大,河流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小。;中国东部主要河流的流量年变化曲线示意;;我国湖泊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外流区的湖泊以淡水湖为主,内流区的湖泊以咸水湖为主。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群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其中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青藏高原湖泊群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湖泊面积超过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多为咸水湖,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群;湖泊为什么有些是咸水湖,有些是淡水湖;;2.沿着我国陆上国界线再找出一条国际河流。

3.查找资料,讨论国际河流在开发与保护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向东注入东海,干流全长超过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长的大河。

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两岸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接近我国陆地面积的1/5。;长江流域水系;各拉丹冬雪山;入海口;虎跳峡;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特征;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水能最丰富的河流。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平均年径流量①近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1/3以上。长江穿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中游干支流的许多河段水位落差很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我国在这些水位落差大的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电站。其中,长江干流的梯级水电站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长江干流地形剖面示意;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江阔水深,汛期较长,大多数河段可全年通航,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长江干流航线还与多条铁路、公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陆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连续多年都是全球最繁忙、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长江航运河段及沿岸主要城市;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平原地区汛期常受洪水威胁。在中上游修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具有很强的洪水调蓄功能;在平原地区建设的沿江堤防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有效地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三峡水利枢纽;荆江综合治理工程;长江干支流的清洁能源、航运能力及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优势,为流域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国第二长河——黄河;黄河流域水系;黄河流域水系;黄河流域水系;黄河流域水系;黄河流域水系;黄河流域水系;黄河流域水系;黄河是一条水少沙多的大河。黄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年降水量较少,年径流量不到长江的7%。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两岸支流众多。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汛期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成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大河。;黄河下游流经地势平缓的华北平原,河水流速减小,泥沙淤积,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人们为防洪水,在两岸修筑堤坝,使泥沙在河堤内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黄河下游由此成为高洪灾风险的“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曾经频繁决口、改道,泛滥成灾,形成大面积的泛滥区。;开封“地上河”示意;黄河水少,为什么还会经常发洪水;由于黄河水少,流域的发展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在上中游地区修建水库,调蓄水量。全流域要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2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6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