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眼外伤急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眼外伤急救

一、背景:被忽视的”视力杀手”

周末的社区广场上,3岁的小宇举着塑料玩具枪追跑,枪尖突然戳到台阶反弹,瞬间捂着右眼嚎啕大哭;小学操场边,6年级的浩浩和同学打闹时被铅笔尖划到眼睛,铅笔芯残留在角膜上;春节鞭炮声里,5岁的朵朵被飞溅的烟花碎屑灼伤眼皮……这些场景,是无数家庭经历过的噩梦。儿童眼外伤,这个常被家长视为”小意外”的问题,实则是威胁儿童视力健康的”隐形杀手”。

从生理结构看,儿童眼球体积占头部比例大,眼眶骨发育未完善,缺乏成人的骨性保护;角膜更薄、巩膜更脆弱,轻微外力就可能造成裂伤;晶状体透明度高但抗损伤能力弱,一旦受损更易引发白内障。从行为特点说,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对危险认知不足,喜欢玩尖锐玩具、模仿大人使用工具,或是在奔跑、攀爬时失去平衡。这些因素叠加,让儿童成为眼外伤的高发群体。更关键的是,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0-12岁),尤其是3岁前的敏感期,一次严重眼外伤可能导致弱视、斜视甚至失明,影响的不仅是当下视力,更是终身的视觉功能。

二、现状:发病率高与急救误区并存

根据国内多家儿童眼科中心的临床统计,眼外伤约占儿童眼科门诊量的15%-20%,其中5岁以下幼儿和10-12岁学龄儿童是两个高峰年龄段。致伤原因呈现明显的年龄特征:1-3岁多因家庭环境中的小物件(如硬币、钥匙、玩具零件)坠落砸伤,或家长疏忽导致的热水、热汤烫伤;4-6岁常见于玩具伤害(塑料枪尖、气球爆炸、积木棱角)和宠物抓挠;7-12岁则更多涉及运动损伤(足球、篮球撞击)、文具伤害(铅笔、剪刀)、实验课意外(化学试剂溅入),甚至部分青少年会因打闹使用弹弓、激光笔等危险物品。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急救认知的缺失。曾有位家长在孩子被铁钉扎伤眼球后,第一反应是用手揉眼睛试图”揉出异物”,结果导致眼内容物脱出;还有家长在孩子被石灰溅入眼睛时,直接用干布擦拭,加重了角膜损伤;甚至有孩子被玩具枪打伤后,家长认为”只是红了眼”,拖了3天才就医,最终因感染导致视力永久下降。这些案例反映出:超过60%的家长缺乏基本的眼外伤急救知识,50%以上的现场处理存在错误操作,而黄金急救时间(通常为伤后1-2小时)的错失,往往将”可恢复”的损伤变成”不可逆”的悲剧。

三、分析:小儿眼外伤的”特殊挑战”

要做好小儿眼外伤急救,必须先理解其特殊性:

(一)主诉不清的”沟通障碍”

幼儿无法准确描述”眼睛哪里疼”“有什么东西进去”,只能通过哭闹、揉眼、眯眼等动作表达不适;学龄儿童可能因紧张或害怕被责备,隐瞒受伤细节(比如不敢说自己偷玩了爸爸的工具)。这种信息缺失会让家长和医生难以快速判断损伤类型和程度,增加误诊风险。

(二)损伤进展的”隐蔽性”

儿童眼部组织修复能力虽强,但炎症反应也更剧烈。比如角膜浅层划伤,成人可能只是疼痛流泪,儿童却可能在几小时内出现水肿、感染;眼球钝挫伤后,表面看似”只是发红”,实则可能合并前房出血、视网膜震荡,这些损伤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三)心理因素的”二次伤害”

眼睛受伤的疼痛和突然的视力下降,会让孩子产生强烈恐惧。曾有个8岁男孩被羽毛球击中眼睛后,因害怕”眼睛会瞎”而拒绝配合检查,挣扎中导致原本轻微的前房积血加重。这种心理应激不仅影响急救操作,还可能留下心理阴影,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在急救过程中同步进行情绪安抚。

四、措施:分类型的现场急救指南

面对孩子突然的眼外伤,家长最需要的是”冷静判断+正确操作”。以下根据常见损伤类型,详细说明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异物入眼(最常见类型)

常见场景:风沙、小飞虫、粉笔灰、玩具碎屑进入眼内;玩耍时被泥土、沙子溅到。

错误做法:用手揉眼(可能划伤角膜)、用嘴吹(增加细菌感染风险)、用棉签硬擦(可能将异物压入更深层)。

正确步骤:

1.安抚孩子情绪,让其停止揉眼,轻轻闭眼1-2分钟,减少眼球转动。

2.用干净的温水(常温即可,无需过热或过冷)缓慢冲洗患眼。可让孩子坐在椅子上,头偏向患侧,用杯子或注射器(去掉针头)从内眼角向外眼角冲洗,持续5-10分钟。

3.冲洗后若异物仍未排出,用干净的棉签(需家长先洗手)轻提上眼皮,观察下眼睑内侧(结膜囊)是否有异物,若可见且位置表浅,可用棉签轻轻粘出。

4.若异物在角膜(黑眼球)上,或冲洗后仍感明显异物感,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特别提醒:如果是铁屑、玻璃渣等锐利异物,或异物嵌入较深,冲洗和擦拭可能导致更严重损伤,必须直接送医。

(二)钝挫伤(撞击伤)

常见场景:被球类、玩具、门框、桌角撞击;摔倒时眼部着地。

错误做法:立即热敷(会加重出血)、用力按压(可能增加眼内压力)。

正确步骤:

1.观察是否有皮肤裂伤(如眼皮破口、出血)。若有,用干净纱布轻压止血,避免用力揉按。

2.无皮肤裂伤时,立即用冰袋(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或冷冻蔬菜)冷敷,每次10-

文档评论(0)

nastas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