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pdfVIP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

项伟大水利工程。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是中华民族伟

大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代表,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历史上隋朝大运河的南北

两端分别位于()

A.余杭郡涿郡B.余杭郡洛阳C.江都郡涿郡D.江都郡洛阳

2.如图所示著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简机构、申明法制、崇尚儒术、评论历史得失等

方面,同时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如敬贤纳谏、谦逊谨慎、防止奢惰等。在这本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下

列哪一位皇帝的文韬武略()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肃宗

3757

.诗人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时期,《春望》是其代表作之一,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年)三月。前

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

苦哀思。据此分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

4.如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权更迭,这种局面的实质是()

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建立者朱温李存瑁石敬瑭刘知远郭威

称帝前身份唐朝节度使唐朝晋王后唐节度使后晋节度使后汉节度使

A.阶级矛盾尖锐B.宦官专权的结果C.民族政权并立D.藩镇割据的延续

5.王安石变法前,宋神宗曾对大臣提出:“当今理财最为急务,养兵备边,府库不可不丰。”据此可知其

变法的主要目的为()

第1页,共7页

A.发展文化教育B.推动民族交融C.打击地主经济D.实现富国强兵

6.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下列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北宋从事海外贸易D.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

7.《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

元……(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面对幅员辽阔的疆土,元朝统治者主

要采用了何种制度进行地方管理()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行省制度D.军机处

8.正确区分史实和史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史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等的客观评价。下列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A.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B.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C.元朝科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写《授时历》D.元朝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管理今台湾地区

9.戚继光和郑成功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二人英雄事迹的共同之处是都()

A.巩固了西北边疆B.促进了中外交往C.形成了地方割据D.抵御了外来侵略

10.如图是雍正时期的一份朱批奏折。奏折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也称折子、奏帖或折

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制度。清朝奏折制度实质上是为了

()

A.促进民族交融B.发展对外贸易C.加强君主集权D.消除边疆危机

第2页,共7页

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