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科幻导论》第三编跨媒介/类型第五章科幻音乐
本章课程内容导入本章主题:科幻音乐科幻音乐是一种以科学幻想主题或元素为灵感的音乐形式,它可以是独立的音乐创作,其内容通常是表达对未来、外星、人工智能、时空旅行等科幻概念的想象和探索;也可以是广播剧、电影、电视剧集、游戏、小说等科幻作品的配乐或衍生音乐。
本章逻辑结构1未来之声2太空歌剧3电子交响4宇宙摇滚5世界融合
第一节未来之声
未来之声色丽明具体音乐GRM
色丽明1919年,前苏联发明家列夫·谢尔盖耶维奇·泰勒明(ЛевСергеевичТермéн/LéonTheremin,1896–1993)发明了一件神奇的乐器。演奏该乐器的时候,演奏者不需要与乐器有任何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两根天线感应手的位置来控制音高和音量,其动作酷似在进行某种神秘的宗教仪式。该乐器独特的音色令所有的人印象深刻,每一个人听过的人都信誓旦旦地宣称:他们听到了未来的声音。图为Theremin本人演奏他自己发明的乐器——色丽明琴。
色丽明在1931年的电影《德古拉》(Dracula)中,由费尔德·克莱因格(FerdeGrofé)创作的配乐首次使用了Theremin琴的声音。更为广大观众所熟悉也更为“科幻“的色丽明音乐,则是由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Herrmann)创作的电影《地球停转之日》(TheDaytheEarthStoodStill,1951)的配乐。发行于1956年的电影《禁忌星球》(ForbiddenPlanet),进一步把电子乐器的使用推向了极致。片中融合了所有音乐和音效、被称为“电子音响”(electronictonalities)的综合声音背景,给电影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未来感和外星感。
具体音乐法国未来主义音乐家皮埃尔·舍费尔(PierreSchaeffer,1910-1995)的创作理念是不使用传统乐器和乐谱,而是利用录音机、磁带、麦克风等现代设备,对自然界或人工制造的各种“具体的”声音进行录制、剪辑、变速、倒放、混响等处理,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语言。与传统的写在乐谱上的“从理念到声音”的“抽象音乐”相对应,他把自己的这种“从声音到声音”的音乐称之为“具体音乐“。舍费尔的成名作《地铁练习曲》(étudeauxcheminsdefer,1948)就是对巴黎地铁的声音进行录制-剪辑-处理-拼贴的产物。这些作品展示了具体音乐的创新和实验性,也引发了对音乐的定义、方法、美学和意义的质疑和反思。
GRM皮埃尔·舍费尔和皮埃尔·亨利(PierreHenry)在1951年成立了具体音乐研究小组(GroupedeRecherchedeMusiqueConcrète),把“具体音乐”的概念推广到了全世界。该小组在1958年改名为音乐研究小组(GroupedeRecherchesMusicales),简称GRM。GRM将研究和创作方向扩展到了整个实验电子音乐领域,并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电子/实验音乐巨擘参与。图为德国电子音乐作曲家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Stockhausen,1928-2007)
第二节太空歌剧
太空歌剧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第五元素
星球大战《星球大战》(1977)是由美国导演/制片人乔治··卢卡斯(GeorgeLucas)制作的系列科幻电影,是电影史上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系列之一。美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1932-)为此类影片的配乐风格奠定了业界标准。威廉姆斯的经典科幻电影配乐(如《第三类接触》《超人》《E.T》《侏罗纪公园》等)已经摆脱了对电影的依赖,成为独立的科幻音乐作品,在世界各地被更多的人演奏和欣赏。
星际迷航《星际迷航》的第一位作曲家:亚历山大·考奇(AlexanderCourage)。他为1966年的电视剧《星际迷航:原初系列》(StarTrek:TheOriginalSeries)创作了主题曲和部分配乐。1979年,当《星际迷航:无垠太空》(StarTrek:TheMotionPicture)的作曲为杰瑞·戈德史密斯(JerryGoldsmith)。1982年,《星际迷航2:可汗怒吼》(StarTrekII:TheWrathofKhan)的作曲更换为当时正在好莱坞乐坛冉冉升起的新星——詹姆斯·霍纳(JamesHorner)。
第五元素上映于1997年的电影《第五元素》由法国导演吕克·贝松自编自导、法国作曲家埃里克·塞拉(EricSerra)创作配乐。电影的音乐融合了古典、流行、电子、世界民族音乐等多种风格,与科幻喜剧的整体氛围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呼应。片中最著名的音乐片段是外星歌姬迪瓦·普拉瓦拉古娜(DivaPlav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