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碳纳米管表面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碳纳米管表面成功制备了对双酚A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选用合适的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进行聚合反应。通过一系列实验对所得聚合物的吸附性能、选择性和重复使用性等进行了全面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对双酚A展现出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良好的选择性,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对双酚A的检测与分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碳纳米管;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性能
一、引言
1.1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Technology,MIT)是一种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高度特异性识别位点的聚合物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模板分子(目标分子)存在的情况下,将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预聚体,然后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高度交联的聚合物。聚合完成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去除模板分子,在聚合物内部留下与模板分子空间结构互补且具有特定功能基团排列的印迹空穴。这些空穴能够对模板分子进行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类似于酶与底物、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s,MIPs)具有诸多优点。首先,其稳定性高,能够在较宽的温度、pH值和有机溶剂范围内保持结构和性能的稳定,相较于生物识别元件(如抗体、酶等)更易于保存和使用。其次,MIPs的制备成本相对较低,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此外,MIPs对目标分子具有高选择性和亲和力,能够从复杂样品中特异性地分离和识别目标分子,因此在分离分析、传感器、催化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2双酚A的危害与检测需求
双酚A(BisphenolA,BP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聚碳酸酯塑料、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在日常生活中,双酚A存在于许多塑料制品中,如食品包装容器、饮料瓶、婴儿奶瓶等。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双酚A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能够模拟人体内的激素,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长期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潜在危害,包括影响生殖系统发育、导致代谢紊乱、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等。
由于双酚A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准确检测和有效去除环境及食品中的双酚A至关重要。目前,检测双酚A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等。这些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通常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仪器设备昂贵,检测成本较高,且分析时间较长,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速、灵敏且选择性高的双酚A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碳纳米管在分子印迹技术中的应用优势
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具有纳米尺度管状结构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分子印迹技术中,碳纳米管作为载体材料展现出诸多显著优势。首先,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印迹效率和吸附容量。其次,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聚合过程中保持结构完整性,并且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破坏,保证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此外,碳纳米管还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这为其在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便利,可通过与电化学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快速、灵敏检测。
基于以上优势,将碳纳米管引入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碳纳米管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有望提高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双酚A的识别性能和吸附能力,为双酚A的检测与分离提供更有效的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实验材料
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管径10-20nm,纯度95%,购自XX公司),使用前需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和表面活性剂,具体方法为: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浓硝酸和浓硫酸(体积比3:1)的混合酸溶液中,在80℃下回流搅拌6h,然后用大量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再于8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备用。
双酚A(分析纯,购自XX公司),作为模板分子。
功能单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AMIM]PF6)、1-烯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离子液体([AMIM]NTf2),均购自XX公司。
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分析纯,购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沉水平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及多发性硬化临床特征的影响探究.docx
- 稀土掺杂对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纳米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docx
- EGF与EGFR:反流性食管炎转归的关键调控因子探究.docx
- 气调与1 - MCP:桃梨果实损伤修复的双重策略探究.docx
- 锌锰干电池用代汞缓蚀剂:性能、机理与发展探索.docx
- 输电线路工程达标投产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应用研究.docx
- 新交通视野下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体验与创作转向(1912 - 1927).docx
- 高饱和磁化强度超、顺磁性锌铁素体:制备工艺与原位生成机理的深度剖析.docx
- 热压法木材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ocx
- 大白菜卷叶和矮小突变体dcl1的基因定位与转录组解析:探索生长发育调控机制.docx
- 2025年安徽陵港控股有限公司人才引进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四川成都东部新区三岔中心卫生院(成都东部新区第三人民医院)第四季度编外人员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吉林松原乾安县卫健系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人(2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江西省常旅荟数字服务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6云南玉溪市玉白顶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招聘森林草原火灾预防专业队队员4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河北张家口经开区后勤服务中心招聘就业见习岗位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医科大学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第六批,辽宁)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华池县专项招聘(193人)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聘用制人员(B岗)招聘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