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VIP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六安一中202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題3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在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后期,少部分社会上层精英垄断社会管理权(如军事指挥权、原始宗教祭祀权),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维护社会等级制度规范的礼制。贵族、权贵控制盐、铜等重要的经济资源以及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出现埋葬王、权贵阶层的专门墓地和随葬高等级礼器的大型墓葬。这些考古发现()

A.印证了手工制作工艺的多元并进 B.反映了早期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

C.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动力 D.展示了原始人群聚居的最初形态

2.据《左传》记载,“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瑴、马三匹”“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天子、诸侯使用的乐器悬挂方式)、繁缨(诸侯使用的马饰)以朝,许之。”这反映春秋时期()

A.宗法观念逐渐瓦解 B.政治变革促进阶层流动

C.传统秩序受到冲击 D.儒家礼治观念得到普及

3.《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公孙弘“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汉书·公孙弘传》载其“奏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辩,常推尊主上”;《资治通鉴》则记“弘每与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记载,最能说明()

A.史书编纂受作者个人情感与价值取向的影响

B.官方正史对臣子形象的塑造更符合政治伦理

C.时代变迁导致对同一事件的解读有根本变化

D.史料记载的矛盾性决定了历史真相无法还原

4.魏晋时期,王弼等人提出“名教本于自然”的观点,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圣人,是以“无”为本、体“自然之性”的,并不排斥世俗,具有世俗的情感。王弼等人的思想折射出当时()

A.玄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B.外儒内道的学术风气渐盛

C.士人秉持积极入世的态度 D.“三教合归儒”趋势出现

5.南朝梁武帝萧衍虽崇信佛教,但仍设立五经博士,命人整理并制定《五礼》;地方官员范云,任始兴内史时“修庠序之教,劝民农桑”,并制定乡约规范百姓行为,强调“孝悌力田”。这些行为()

A.形成了三教并行的局面 B.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开发

C.助推了后期儒学的复兴 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6.唐代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写道:“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另一位诗人(苏州人)陆龟蒙在《甫里集》中记载:“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尽趁清明修网架,每随寒食补耕车。”这些诗句从侧面反映了唐朝()

A.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南迁 B.江南地区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C.唐诗题材局限于民生疾苦描写 D.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7.北宋中后期以来,文人家具推崇工整规则,在制造家具时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注重功能性而非装饰性,纯粹作为装饰的部分几乎没有,构件多细瘦有力,几乎将框架式结构精简到无以复加。这折射出当时()

A.商业发展影响审美观念 B.专制集权政治的强化

C.理学与日常生活的交融 D.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8.史书记载“绍兴(南宋高宗皇帝年号)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地方官在劝农时常常要求农民“有水源者艺稻,无水源者播麦”,“燥处宜麦,湿处宜禾”。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与北人南渡现象有关②说明南方地区人地矛盾尖锐

③促进租佃制度的发展④推动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提高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9.元朝汉人勋臣家族藁城董氏世掌两支侍卫亲军,而“当时之制,诸勋臣之族,不得并统两军为万户”,昔氏因此被认为“亲信之异数”。其他被称为“汉人世侯”的汉军军阀及其后裔,不仅与下层蒙古人保持着尊卑分明的等级关系,也有更多的仕宦机会。这表明元代()

A.民族交融缓和了社会矛盾 B.家世因素决定政治地位

C.制度运行超越了族群政治 D.“四等人制”名存而实亡

10.据明人记载,凡福之绸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延平府)之铁,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这表明()

A.区域产业分工深化 B.福建作物种植专业化

C.朝贡贸易体系扩张 D.自然经济在加速解体

11.据顾炎武《日知录》卷八《钱法》记载:“今之钱但为器用,而不得以资远赍,钱之所行,止于数百里之内。”又言:“国家铸钱,以权百货,而今之钱太重,民不能举,故谷贱而钱贵,此民生之所以日蹙也。”这主要体现了()

A.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