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河西走廊:穿越古今的千年长廊
从敦煌到嘉峪关,从酒泉到张掖,从武威到兰州……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踏访河西走廊,用几天时间穿越千年时光,走过这条历史与时代交织、梦想与现实激荡的长廊。
感受历史的气息,触摸时代的脉搏,这条千年古道承载着过去,更通向未来。
一
路通则盛,路阻则衰。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间,夹着一条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东西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因位于黄河以西,形似走廊,故称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穿过,通向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可谓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
千年来,河西走廊在漫卷黄沙中拱卫疆土,在丝路驼铃中通达西域,在流沙坠简中传承文脉,在岁月变迁中历久弥新。
二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依然挺立、生机勃勃。而其见证,正是散布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无数文物与古迹,它们既是灿烂文明沉甸甸的承载,也是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今人则觉得“敦煌”二字有着盛大辉煌之寓意,足以彰显这里曾经显赫的过往。千年时光的风云际会,更在这里留下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以其沧桑的历史与美丽的传奇吸引着人们。
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的断崖上,被称为“千佛洞”的莫高窟已静静伫立了1650余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也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代表了公元4至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是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结晶,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分南北两区,存有塑像、壁画的洞窟多集中在南区,现存洞窟492个,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以及木构建筑5座;北区则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有洞窟遗址243个。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和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你可以孤立地看一幅画,但实际上,一整个洞都是完整的艺术,有完整的佛教思想在里面。洞窟建筑因功能不同而采用多种形制;彩塑是莫高窟艺术的主体,置于窟内显著的位置,是主要的偶像;壁画布满全窟各壁,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的思想理义及其丰富细致的内容。三者互相呼应,交相辉映表达中心思想,吸收了古代中西艺术之长,反映了一千多年间佛教文化、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
用“信仰的力量”来描述莫高窟的营造史并不为过。一千多年间,正是因为对佛教的信仰,敦煌居民用耐心和虔诚,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开窟造像、供养佛祖,战乱也未曾将莫高窟毁掉。1944年,“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与同仁在疮痍之上建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敦煌艺术,被流沙堆掩的莫高窟也终于结束了400多年的沉寂,有了专门的保护机构。此后70余年,一代代莫高窟人心怀敬畏守护敦煌,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莫高窟见证了人类千年的祈愿,它告诉人们,慈悲能承载,智慧能沟通,美能成就。开放的胸怀,让多宗教多民族在敦煌共存,多元文明在敦煌交相辉映。季羡林曾说,“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彰显着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博大襟怀和开放包容的极大自信。走过丝路繁华,拂去岁月风尘,古老的敦煌,在新时代焕发着更加夺目的光彩。
三
行走在河西,从来不会觉得孤寂,千百年屹立在大漠中的明长城,始终在不绝的悠悠驼铃声中庇佑着我们。宋元以前,此地有关无城。直到明朝,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险要地势,选为河西第一隘口,并于公元1372年开始筑城设关。此后经历一百多年时间扩建,终于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嘉峪关,并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古代,它是镇守和护卫边关的国门屏障;今天,它是河西灿烂历史长河中的活化石。在丝绸之路深邃的历史中,诸如敦煌莫高窟般震惊世界的璀璨遗产,在它的守护下,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
站在威震千古的嘉峪关上,脚下的青色长城升腾出浩瀚的云烟雾气,远方的祁连雪山如同沉静的白色野兽,蛰伏在这片轻雾中,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难怪林则徐在嘉峪关留下气势非凡的感慨:“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此诗气势与“天下第一雄关”的雄伟壮阔相得益彰。此时,那些在河西走廊屡建奇功、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的身影愈加清晰,是他们赋予了嘉峪关屹立的灵魂。
历史人物渐远,人文精神长存。张骞开辟丝路,霍去病开拓疆土,班超再通西域……河西走廊的精神长城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共21张ppt).pptx
- T梁预制及架设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 VIP
- 《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100kmh AH型电客车架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招聘社区工作者1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杭州西奥电梯有机房客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
- 江西中烟工业公司笔试试题2025.docx VIP
- 《GB/T 40484-2021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pdf
-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最终版.docx VIP
- 88J14-4(2006) 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