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歌诀记忆大全.docxVIP

中医基础理论歌诀记忆大全.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歌诀记忆大全

一、核心目标

中医基础理论歌诀记忆大全旨在以传统歌诀形式系统整理中医基础理论核心知识点,通过韵律化、口诀化的表达方式,帮助学习者高效记忆中医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辨证要点。本大全基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结合现代教学实践,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核心内容编成易于诵记的歌诀,既保持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通过歌诀学习,可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强化记忆效果,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从中医教学角度分析,歌诀记忆法的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认知维度,通过韵律节奏增强记忆retention;理解维度,通过精炼概括深化理论认识;应用维度,通过临床口诀指导实践操作。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歌诀学习的目标体系,需要在编撰和应用中全面体现。

使用说明

1.每日诵读3-5首,循序渐进

2.理解歌诀含义,避免死记硬背

3.结合临床案例,深化理解

4.定期复习,巩固记忆

5.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二、阴阳五行歌诀

1.阴阳总纲歌

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纲纪变化母;

水火者,阴阳之兆,寒热明暗动静殊。

阳化气,阴成形,升降出入气机舞;

谨察阴阳,以平为期,阴阳秘精神乃固。

此歌诀概括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首句阐明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第二句以水火为例说明阴阳属性;第三句阐述阴阳的气化作用;末句强调调和阴阳的重要性。记忆时需理解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关系。

2.五行归类歌

木火土金水五行,生长化收藏相应;

肝心脾肺肾为脏,胆小肠胃大肠膀;

目舌口鼻耳为窍,筋脉肉皮骨为形;

怒喜思悲恐为志,春夏长秋冬时令。

此歌诀系统归纳五行与脏腑、官窍、形体、情志、季节的对应关系。记忆要点:五行相生顺序为木火土金水,相克顺序为木土水火金。临床应用时需注意五行生克乘侮的病理变化。

五行归类简表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季节

小肠

长夏

大肠

膀胱

三、藏象经络歌诀

1.五脏功能歌

肝藏血主疏泄,魂舍谋虑罢极本;

心主血藏神明的,君主之官神明出;

脾统血主运化功,仓廪之官五味知;

肺主气司呼吸机,相傅之官治节出;

肾藏精主水液焉,作强之官技巧出。

此歌诀精炼概括五脏主要生理功能。记忆要点:肝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消化;心主血脉与藏神相关;脾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液;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肾藏精主生殖发育。需结合临床理解各脏功能失调的表现。

2.六腑功能歌

胆藏精汁主决断,胃受纳腐熟水谷;

小肠受盛化物功,大肠传导糟粕出;

膀胱州都津液藏,三焦决渎水道出;

六腑传化而不藏,实而不满通为补。

此歌诀概括六腑生理特性及功能。重点记忆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特点,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三焦概念特殊,主持诸气,总司气化,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3.十二经脉流注歌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手之三阴胸走手,手之三阳手走头;

足之三阳头走足,足之三阴足走腹;

如环无端周流不息,气血充盈病不生。

此歌诀记述十二经脉流注顺序和走向规律。记忆要点:经脉流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相传,最终传至足厥阴肝经,复传于肺经,循环往复。掌握经脉走向对针灸取穴至关重要。

四、气血津液歌诀

1.气机升降歌

肝左升发肺右降,心火下济肾水上;

脾升清阳胃降浊,气机调达体安康;

元气先天肾中藏,宗气积聚在胸堂;

营行脉中卫脉外,四气调和病不伤。

此歌诀阐述气的分类、分布和运动形式。重点理解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以及脏腑气机升降规律。气机失调是疾病的重要病机。

2.血津运行歌

心主血脉肺朝会,脾统肝藏津液生;

津为汗溺血为荣,液填骨髓空窍盈;

气为血帅血母气,津血同源互化生;

气血津液贵调和,盈亏通滞细参详。

此歌诀概括血和津液的生成、运行及与气的关系。记忆要点:血由水谷精微营气化生,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肺肾三脏代谢。气血津液相互为用,相互影响。

五、病因病机歌诀

1.六淫致病歌

风邪善行数变彰,百病之长首当防;

寒性凝滞主痛伤,收引毛窍卫阳伤;

暑性升散耗气津,挟湿烦渴胸闷慌;

湿性重浊粘滞趋,阻碍气机病程长;

燥胜则干伤肺系,口鼻干燥咳痰难;

火性炎上急迫变,生风动血肿痛疮。

此歌诀归纳六淫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记忆时需结合临床:风邪致病多见动摇、游走症状;寒邪致病多见凝滞、收引表现;暑邪致病有季节性;湿邪致病重浊缠绵;燥邪致病干燥伤津;火邪致病炎上急迫。外感病辨病因是关键。

2.七情内伤歌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脏腑伤;

怒则气上肝阳亢,喜则气缓心神荡;

悲则气消肺魄伤,恐则气下肾精亡;

惊则气乱心无主

文档评论(0)

马立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助理研究员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2日上传了助理研究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