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痒咳嗽不用慌:中医专家教你选对中成药.docVIP

咽喉痒咳嗽不用慌:中医专家教你选对中成药.doc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IP

VIP

PAGE/NUMPAGES

VIP

咽喉痒咳嗽不用慌:中医专家教你选对中成药

入秋之后,是不是总被“咽喉痒”缠上?比如早上起来刚开口说话,喉咙就像有小羽毛在挠,忍不住咳两声;到了晚上更糟,躺下就觉得嗓子干痒,咳得睡不着,好不容易咳舒服了,没过几分钟又开始——更闹心的是,吃了不少止咳药,要么不管用,要么越吃咳得越厉害。

我在中医临床摸爬滚打20年,每年秋冬都要接诊上百个“咽喉痒咳嗽”的患者,他们大多有个共同点:“医生,我就是嗓子痒,也没痰,为啥总好不了?”其实咽喉痒咳嗽看似小毛病,却藏着不同的“病因密码”,比如有的是秋燥伤肺,有的是风寒犯喉,还有的是痰湿黏在喉咙里——就像衣服脏了要分“灰尘”“油渍”“汗渍”选不同洗涤剂,治咳嗽也得按“证型”选中成药,选对了“药到病除”,选错了反而耽误病情。

今天就把我临床验证过的“咽喉痒咳嗽中成药指南”分享出来,从“辨病因”到“选对药”,再到“日常护喉”,每一步都讲得明明白白,就算你不懂中医,也能对着症状找到适合自己的药,让嗓子早日清爽起来。

一、先辨型:别把“痒咳”都当一回事,4种常见证型要分清

很多人一咳就买“止咳糖浆”,结果越喝越咳——问题出在没分清“痒咳”的类型。中医里,咽喉痒咳嗽主要分4种证型,每种证型的“痒”和“咳”都不一样,用药也完全不同,咱们先学会“自我诊断”。

1.秋燥伤肺型:嗓子干痒像“冒火”,咳起来没痰

这种类型秋天最常见,尤其是北方暖气房里的人。特点是:嗓子干得像涂了一层砂纸,痒的时候忍不住想喝水,咳起来没痰,或者只有一点点干痰,咳不出来;白天还好,晚上躺下更痒,有时候咳得嗓子发疼,甚至声音有点哑。

简单判断:伸舌头看舌苔,舌苔偏薄、偏干,颜色偏红;摸手心脚心,可能有点发热,身上没力气。

2.风寒犯喉型:嗓子痒带着“凉感”,遇风咳得更厉害

这种多是不小心受凉引起的,比如秋天穿少了、吹了冷风。特点是:嗓子痒的时候,总觉得喉咙里有股“凉风”,咳起来是“阵发性”的,遇风、说话多了就加重;可能会有点清鼻涕,但痰很少,就算有也是清稀的;身上可能有点怕冷,手脚发凉。

简单判断:舌苔偏白、偏薄,摸额头可能有点凉,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浑身热。

3.痰湿阻肺型:嗓子痒带着“黏腻感”,有痰咳不净

这种常见于爱吃甜的、油腻的人,或者平时运动少、体内湿气重的人。特点是:嗓子痒的时候,总觉得有东西黏在喉咙里,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咳的时候能感觉到有痰,但很难咳出来,就算咳出来也是白色的、黏糊糊的;早上起来咳得最厉害,嘴里可能有点发苦、发黏。

简单判断:舌苔又白又厚,像铺了一层奶油,舌头边缘可能有齿痕;早上起来可能会觉得肚子胀、没胃口。

4.阴虚肺燥型:嗓子痒“反反复复”,熬夜后加重

这种多是长期熬夜、压力大、或者本身体质偏虚的人。特点是:嗓子痒不是“突然发作”,而是“反反复复”,比如熬夜后、说话多了、吃了辣的就加重;咳起来没痰,或者痰很少、带点血丝(别慌,不是大病,是嗓子太干毛细血管破了);平时容易口干、手心脚心发热,晚上睡觉可能会出汗。

简单判断:舌苔很薄,甚至没有舌苔,舌头颜色偏红;容易疲劳,稍微动一下就觉得累。

二、选对药:4种证型对应“最佳中成药”,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辨清证型后,选药就像“锁配钥匙”,一配一个准。下面每种证型都给大家推荐2-3种临床效果最好的中成药,都是药店能买到的,附详细用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大家用错。

1.秋燥伤肺型:首选“川贝枇杷膏”,次选“桑菊感冒片”

秋燥伤肺的核心是“润燥止咳”,就像给干渴的喉咙“浇点水”,川贝枇杷膏是这类咳嗽的“黄金药”。

(1)川贝枇杷膏(以京都念慈菴为例,其他品牌也可)

为啥选它:里面的川贝能润肺止咳,枇杷叶能清肺化痰,还有蜂蜜能润燥,正好对应秋燥引起的“干痒、无痰”。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15毫升(大概1勺),每天3次;儿童6-12岁每次10毫升,3-6岁每次5毫升,直接吃,不用兑水(兑水会稀释药效),吃完别马上喝水,让药在嗓子上多停留一会儿。

注意事项:①里面有蜂蜜,糖尿病患者别吃;②吃的时候别吃辣的、甜的、油腻的,不然会加重嗓子负担;③如果吃了3天还没好转,或者咳得更厉害,就别吃了,及时去看医生。

(2)桑菊感冒片(备用,适合症状较轻的)

为啥选它:如果嗓子痒不是很严重,只是“偶尔咳两下”,比如秋天出门吹了风有点干痒,桑菊感冒片就够了。里面的桑叶、菊花能清热润燥,适合“轻度秋燥”。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4-8片,每天3次;儿童6-12岁每次2-4片,用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①这药偏凉,脾胃虚、容易拉肚子的人别多吃;②吃的时候别喝冷饮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