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观后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篇1: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制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大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的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此外,大桥还囊括了世界首创主动止水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世界首创桥-岛-隧集群方案、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世界最大难度深水无人对接的沉管隧道等多项世界之最。“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平安和环境爱护等领域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进而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的艰苦努力。

自主创新助推攻坚克难。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特别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力量,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岛隧工程项目是港珠澳大桥工程难度最大的地方。,韩国一家特别厉害的公司在主持安装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桥,当时每一节沉管安装的时候,会有56位荷兰专家从阿姆斯特丹飞到釜山给他们安装。中国考察团到釜山去考察时,向接待方提出,能不能上去看一看,被当场拒绝。于是考察团在距桥三百多米的海面上,开船用卡片机拍了几张照片。

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找到当时世界上在沉管安装领域最好的一家荷兰公司,对方开出天价1.5亿欧元(约人民币15亿人民币)。经过多次谈判,谈判员提出3亿元人民币,却遭到荷兰人拒绝,他们说:“我给你们唱首歌,唱首祈祷歌,你们去找上帝吧。”

被多次拒绝后,林鸣带领团队自主攻关,解决了多个世界难题,最终实现了工程设计零借鉴、安装零失误。

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科研创新可谓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题中之义。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决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篇2: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疆,建筑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概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筑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一、工程概况

港珠澳大桥主体建筑工程于12月15日开工建设,以期于2022至完成,投资超700亿元,约6年建成。简单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工程们要挑战海上建桥的极限。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台风、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一次次致命的威逼。这里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每天约有4000多艘船只通航,这座大桥需要结实到能够反抗剧烈的撞击。这里有三个重要国际机场,保证航空与桥梁的平安也是设计师们要面临的难题。除此之外,要考虑桥梁的阻水率,假如超过10%的阻水率,势必会造成河沙淤积,威逼航道的平安,同时将来的伶仃洋面临很可能变成一片冲积平原的危急。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危急“氯盐”,也会大大的威逼桥梁的平安。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人工岛,每一项任务都布满了未知的挑战。

二、工程难题及解决方案

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有三大难点:一是平安问题,大桥经过珠江口几个主航道,每天有4000艘船舶通过,需要确保工程建设和航运建设不会产生大的冲突;二是环保问题,大桥经过中华白海豚生态爱护区,需要最大程度地削减工程建设对白海豚的影响;三是水文环境问题,大桥建设不应转变珠江口已经形成的两河三滩的水文环境。

港珠澳大桥对珠江口水文环境最大的影响来自人工岛的建设。采纳沉管隧道方案,将使人工岛面积掌握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显著减小人工岛的阻水率。此外,由于施工区域要穿过中华白海豚生态区,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团队充分考虑了白海豚的“生活质量”,已经制定了一整套爱护措施。

三、我的感受

纪录片中许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平安,工程师们运用才智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轨道下沉中钢缆牵引的模拟压力试验、高架桥的共振试验以及为了给大桥寿命供应验证数据,工程师们早在前就已经预备了氯盐试验,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呈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感受一:严谨仔细的态度

观看影片后,对现实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平日里我们总是提出各种困难,各种施工条件不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