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园林灌溉系统施工方案
作为从业近十年的园林工程技术人员,我参与过公园、小区、市政绿地等各类园林灌溉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每次接手新项目,我都会反复琢磨:一套好的灌溉系统,既要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又要兼顾节水、美观和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就拿去年主导的XX生态公园灌溉工程来说,从前期勘查、方案优化到现场施工,每一步都像在编织一张“会呼吸的水网”。以下结合实际经验,系统梳理园林灌溉系统的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与目标定位
本次以XX生态公园(约8公顷)灌溉系统施工为例。项目区域包含草坪区(40%)、灌木区(30%)、乔木区(20%)及景观水系周边绿地(10%),地形有0.5%-3%的自然坡度,局部存在微地形起伏。项目目标明确:构建“精准、节水、智能”的灌溉体系——覆盖所有绿化区域,灌溉均匀度≥85%,综合节水率较传统漫灌提升40%以上,同时实现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满足后期运维灵活性需求。
接手项目初期,我们首先联合设计方、业主做了三轮现场勘查。记得第一次扛着测量仪绕园走了3个多小时,发现乔木区部分区域被建筑遮挡,光照条件差,植物需水量低于开阔草坪;水系周边土壤保水性强,灌溉频率需降低。这些细节都直接影响后期喷头选型和管道布局,容不得半点马虎。
二、施工准备:从“纸上方案”到“现场作战图”
施工准备是决定后续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我们常说“准备不充分,施工两行泪”,因此必须从技术、材料、人员、现场四个维度做足功课。
(一)技术准备:把“图纸”刻进脑子里
拿到设计图纸后,我们组织了两次专项交底会:第一次是内部技术组(施工员、班组长、设备负责人)逐图核对,重点标注地形复杂区(如微坡草坪)、交叉施工区(与照明管线重叠段)、特殊植物区(喜湿的水生鸢尾)的施工要求;第二次联合设计方、监理方现场复核,确认喷灌分区是否合理(原设计将乔木区与草坪区合并,经勘查后调整为独立分区,避免“大马拉小车”)、阀门井位置是否便于维护(原设计有一处阀门井设在乔木根系密集区,调整至树池边缘)。
同时,我们针对施工难点编制了专项方案:比如微地形区域的管道铺设,需提前用白灰标记等高线,确保管道坡度与地形一致;水系周边土壤含沙量高,需增加混凝土垫层厚度防止沉降。这些“小灶”方案,后来在施工中确实减少了返工。
(二)材料准备:选对“装备”才能打胜仗
灌溉系统的核心材料包括管道(PE管为主)、首部设备(水泵、过滤器、智能控制器)、末端设备(喷头、滴头)及辅助材料(阀门、管件、伸缩节)。选材时,我们坚持“按需匹配”原则:
管道:主管道用DN110PE管(承压1.0MPa),支管用DN50-DN75PE管(承压0.8MPa),避免大管小用浪费;
喷头:草坪区用半径10-15米的旋转喷头(如亨特I-20),灌木区用半径5-8米的地埋散射喷头(如雨鸟5004),乔木区用滴箭(1-2L/h);
首部设备:考虑到公园面积大,选用15kW变频水泵(可根据压力自动调节转速),过滤器选离心+叠片组合式(应对当地水质泥沙较多的问题),控制器选西门子7天编程型(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
材料进场前,我们逐一核对合格证、检测报告,现场抽样做压力测试(比如PE管在1.5倍工作压力下保压2小时无渗漏)。记得有一批滴头到货时包装破损,我们坚持全部拆检,发现5%的滴孔有毛刺,立即联系供应商更换,虽然耽误了两天,但避免了后期堵塞隐患。
(三)人员准备:分工明确才能“跑接力”
项目组共20人,分4个班组:
测量组(3人):负责定位放线,标记管道走向、阀门井位置;
管道组(8人):分3个小组,分别负责主管道、支管、毛管安装;
设备组(5人):安装首部系统、喷头、控制器;
质检组(4人):全程监督材料、工艺、隐蔽工程验收。
进场前,我们做了3天专项培训:重点讲PE管热熔焊接的温度(210±10℃)、时间(管径越大,加热时间越长),喷头安装高度(草坪喷头顶部与地面齐平,灌木喷头高出地面10cm),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沟槽开挖深度≥60cm时需放坡,防止塌方)。
(四)现场准备:“地盘”收拾好才能开工
首先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按照1:1比例在地面标记管道中心线、阀门井位置(误差≤5cm)。然后开挖沟槽:主管道沟宽40cm、深80cm(防冻层以下),支管沟宽30cm、深60cm,沟底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再铺10cm厚中粗砂垫层(防止石子划破管道)。同时搭建临时设施:材料堆放区用彩条布覆盖防潮,工具房配灭火器和急救箱,施工用水电从附近接驳(提前与物业确认容量)。
三、关键施工工艺:细节决定系统寿命
(一)管道基础处理:给“水管”搭稳“房子”
不同区域的基础处理有讲究:原土夯实区(如主路周边),沟底先铺10cm砂石垫层,再浇筑5cm厚C15混凝土(防止车辆碾压导致管道变形);水系周边软土区,沟底换填30cm级配碎石(提高承载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