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6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6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2025.11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四川广汉三星堆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文物对比研究发现,三星堆青铜神树与殷墟后母戊鼎均采用块范法铸造,但三星堆青铜神树采用分铸技术分段拼接,而殷墟青铜器更多采用浑铸法一次成型。这一差异反映

A.中原文明领先于周边文明 B.古蜀文明独立于中原文明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D.两地均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2.《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牛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直接推动了

A.分封制崩溃 B.井田制逐渐瓦解

C.郡县制推行 D.军功授爵制建立

3.《盐铁论·本议》记载:“文学曰:‘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此言论反映儒家经济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强化重农抑商 B.推行均输平准 C.实行盐铁官营 D.主张轻徭薄赋

4.《南齐书·虞玩之传》记载:“宋元嘉二十七年八条取人,孝建元年书籍,众巧之所始也……白籍者,流寓为客,不编户贯,不输租调。”南朝推行“土断”政策的核心目的是

A.统一户籍制度,抑制豪强兼并 B.推动鲜卑汉化,促进民族交融

C.调整赋役标准,发展小农经济 D.加强中央集权,控制人口流动

5.唐朝依照各个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设置羁縻府州。其都督和刺史都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充任,但都须经过唐朝封授,只有在被授予印契、告身后才算正式任职,其合法性才会得到确认。同时,唐朝又在这些边疆地区设都护府和节度使来统领这些羁縻府州。材料主要用于说明唐朝

A.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B.对边疆治理成效显著

C.文化认同感不断加强 D.蕴含一体而治的理念

6.下表为唐代、北宋宰相出身状况对照表。据表可知

时期

总人数(人)

科举出身者

非科举出身者

绝对人数

(人)

所占总人数百分比(%)

绝对人数

(人)

所占总人数百分比(%)

唐代

267

137

51

130

49

北宋

72

65

90

7

10

A.科举制的功能更加凸显 B.中枢机构的运行有所调整

C.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加速 D.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7.北宋地方州县长官均以劝农使入衔。每年春季二月出郊,作《劝农文》以劝诱农功,也成了地方长官的经常性职责。在劝农官员的设置上除中央、地方常设的司农机构外,各路还设立了劝农使、副使,中央政府开宗明义地赋予其劝农的职责。这些举措意在

A.整合地方行政资源 B.协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增强地方治理实效 D.保障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8.西夏文字创制后,朝廷设立“刻字司”管理刻印,蕃字院与汉字院负责外交文书。现存的西夏文出土文献涵盖佛经、法典、字典、契约等,钱币、碑石亦用西夏文。还包括《论语》《孝经》《孟子》《贞观政要》等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这说明西夏文字

A.服务于契丹族治国理政 B.具有广泛社会价值

C.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D.深受汉文字的影响

9.明清时期,由识字文献发展而来的通俗杂字书发展迅速,在民间广受欢迎。这些杂字书内容庞杂,语言俚俗,起到引领平民阶层提高识字和生产技能的作用,并记录日常生活、描写身边事物,具有浓厚地域特色。杂字书的广受欢迎反映出

A.学术文化重心的下移 B.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

C.农业技术的根本变革 D.经世致用的学术氛围

10.下图是清代云南森林面积与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这可用于研究

A.改土归流政策下边疆开发的状况 B.经济重心南移后农业种植的改变

C.高产作物广泛种植对人口的影响 D.生产方式变革对经济结构的冲击

11.世界范围内最早见诸文本的洪水故事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史诗,以《吉尔伽美什史诗》和《阿特拉哈西斯史诗》为代表,并对其他地区的洪水故事产生广泛影响;近代以来,陆续发现了两河流域地区跟洪水故事相关的泥板文献材料。这表明

A.两河流域是人类农耕文明发源地 B.历史记载必须经由考古发现证实

C.史诗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一手史料 D.历史传说一定程度反映社会真实

12.法兰克王国墨洛温(481年至751年)时期,实行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制度;8世纪查理·马特实际统治法兰克王国后,废除这一传统,规定授予土地时附带一定条件,受封者需要承担一定义务,受封者的后嗣想继续享有土地就要重新履行受封仪式。这一变化反映出

A.封建社会日益发展 B.民族国家意识觉醒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君主专制正式形成

13.中世纪的神学家认为,光凭信仰的方式去认识上帝是一种信仰上的懒惰,他们尝试以理性和逻辑的方式探究基督教真理。安瑟伦(1033~1109)以概念的方式推演上帝的存在,是柏拉图演绎方法和形式逻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