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届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VIP

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届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曲靖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镌刻(juànkè)纠葛(jiūgé)颠扑不破(diānpūbùpò)

B.沉湎(chénmiǎn)呕心沥血(ǒuxīnlìxuè)贻笑大方(yíxiàodàfāng)

C.谛听(dìtīng)镂空(lòukōng)呼天抢地(hūtiānqiāngdì)

D.契阔(qìkuò)纵横捭阖(zònghéngbǎihé)鹬蚌相争(yùbàngxiāngzhēng)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要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B.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入学习,使我对古典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C.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D.我们都应该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绩。

答案:C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水浒传》讲述了宋江、李逵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作者是施耐庵。

C.《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神魔小说,作者是吴承恩。

D.《三国演义》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争霸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A

4.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A

二、填空题

1.《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______(诗歌/散文),作者是______。

答案:诗歌,屈原

2.请补充完整下列名句: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春蚕到死丝方尽

3.《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______(诗歌总集/散文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______首诗歌。

答案:诗歌总集,305

4.请用“前后矛盾”概括下面这段话的问题:这家公司声称他们生产的手机电池续航能力极强,但是许多用户反映,手机电池续航能力并不理想。

答案:前后矛盾

三、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其根本:使树木的根稳固

B.浚其源泉:疏通源泉

C.积其德义:积累德行和道义

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这也是砍伐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

答案:D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通过比喻论证,说明人君必须重视积德义,以确保国家安定。

B.文中提到“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强调人君地位的重要性。

C.文中认为人君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会导致国家灭亡。

D.文中通过正反举例,论证了人君必须重视积德义的观点。

答案:C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乙】人工智能技术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人工智能改变了教育的形态。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主动获取。

其次,人工智能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量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获取到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智能筛选和推荐,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最后,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质量。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可以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提高教育的效果。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B.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C.人工智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