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题.docxVIP

最新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niù)叱咤(zhà)风云埋怨(mán)锲而不舍(qiè)

B.肖像(xiāo)莘莘学子(shēn)炽热(chì)长吁短叹(xū)

C.模样(mó)提纲挈领(qiè)应届(yīng)呱呱坠地(guā)

D.慰藉(jiè)强词夺理(qiáng)胆怯(qiè)果实累累(lěi)

答案:A

解析:B项,“肖像”的“肖”应读“xiào”;C项,“模样”的“模”应读“mú”,“呱呱坠地”的“呱”应读“gū”;D项,“强词夺理”的“强”应读“qiǎng”,“果实累累”的“累”应读“lé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的演讲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听众耳目一新,全场爆发出阵阵掌声。

B.他是一个做事认真、有责任心的人,对待工作总是克尽职守。

C.他的文章语言简炼,意境深远,深受读者喜爱。

D.他的书法苍劲有力,笔走龙蛇,具有很高的艺术造旨。

答案:A

解析:B项,“克尽职守”应为“恪尽职守”;C项,“简炼”应为“简练”;D项,“造旨”应为“造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演讲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让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B.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总是随声附和,从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

C.他的绘画作品真是美轮美奂,让人赞不绝口。

D.他在工作中总是敷衍了事,拈轻怕重,所以很难取得好成绩。

答案:A

解析: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与“有主见”矛盾;C项,“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不能形容绘画作品;D项,“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与“敷衍了事”语义重复。

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通过……使”连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可删去“不”。

6.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答案:B

解析:“低唱”“弹琴”是把油蛉和蟋蟀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7.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B.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C.古代常用官职来称呼人,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因为他曾担任工部员外郎。

D.以上表述都正确。

答案:D

解析:A、B、C三项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均正确。

8.下列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诗歌中,“月”常常寄托着思念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雁”常常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柳”与“留”谐音,常表达送别、留恋之意,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也象征着这种品质。

答案:D

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象征着隐士的高洁、闲适,与梅花象征的高洁、坚韧品质有所不同。

9.下列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A.判断句B.宾语前置句C.定语后置

文档评论(0)

乐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