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医院低温应急预案
在医疗系统运行中,低温天气带来的不仅是体感上的寒冷,更可能引发设备故障、药品失效、患者失温等连锁风险。作为24小时运转的特殊公共场所,医院的低温应对绝非”添件棉服”“多开暖气”这么简单。结合多年医院应急管理经验,这份预案从风险预判到具体操作,从设备保障到人文关怀,力求织密低温防护网,守护患者与医护的双重安全。
一、总则:明确目标与底线
1.1预案目的
低温天气下,医院面临三大核心风险:一是医疗设备因低温故障(如制氧机管路结冰、检验仪器温度传感器失灵);二是患者(尤其是老年、婴幼儿、术后人群)因环境温度过低诱发失温、心脑血管疾病;三是药品冷链中断(如胰岛素、疫苗需2-8℃存储,低温可能导致冻融失效)。本预案旨在通过系统性防控,实现”三保一稳”——保关键设备正常运转、保重点科室温度达标、保药品冷链安全、稳患者与医护心理状态。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院区内外出现0℃以下低温、持续雨雪冰冻或强风导致体感温度显著降低的场景。既包括门诊楼、住院楼、急诊室等医疗核心区域,也涵盖药房、检验中心、后勤库房等辅助区域;既针对突发低温事件(如寒潮提前),也覆盖持续性低温天气(如北方冬季供暖期设备超负荷)。
1.3基本原则
生命优先:所有措施以患者救治安全为最高优先级,例如ICU、新生儿科、血液透析室等重点科室温度需优先保障。
预防为主:提前72小时关注气象预警,完成设备巡检、物资储备,避免”被动救火”。
多部门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后勤保障科、设备科、药剂科等12个科室建立联动机制,杜绝”各扫门前雪”。
动态调整:根据低温等级(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分级响应,避免资源浪费或应对不足。
二、组织架构:画出责任”作战图”
2.1应急指挥小组
由分管后勤的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后勤保障科科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设备科、药剂科、保卫科、门诊办等科室负责人。小组职责是统筹决策(如启动几级响应、调配应急物资)、监督执行(检查各科室落实情况)、对外联络(与气象部门、供暖公司对接)。去年冬季那场突降的暴雪,正是指挥小组连夜协调市政部门,才让阻塞的急救通道在2小时内恢复畅通。
2.2专项工作组
设备保障组(设备科牵头):负责全院587台关键医疗设备(如呼吸机、血透机)的防冻保暖,提前为外露水管包裹保温棉,为检验仪器配备预热装置。记得有次低温导致CT机冷启动失败,设备组师傅裹着军大衣在机房守了一夜,每隔2小时手动升温,才没耽误第二天的检查。
环境温控组(后勤保障科牵头):管理23个供暖分区,每2小时记录各科室温度(目标:门诊20-22℃,病房22-24℃,新生儿科24-26℃)。去年有位老年患者家属投诉病房温度低,温控组现场排查发现是暖气片阀门被误关,1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患者照护组(护理部牵头):为住院患者准备毛毯、暖手宝(需经安全检测的低功率款),为门诊候诊老人提供姜茶,对行动不便者安排专人引导至温暖区域候诊。有位老慢支患者冬天总来输液,护士们都记得提前把他的座位调到离暖气近的地方。
药品安全组(药剂科牵头):监测3个冷库、12台冷藏柜温度,对需低温存储的药品(如生物制剂)建立”双人双锁”巡查制度,每小时记录温度,发现异常立即转移至备用冷链设备。
2.3信息联络组
由院办专人负责,建立”低温应急”微信群(覆盖全体小组成员及各科室值班人员),每小时通报气象信息、各区域温度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指令不过夜,问题不过时”。记得有次凌晨3点,群里突然弹出检验中心冰箱温度异常的消息,设备组和药剂科人员15分钟内就赶到现场处理,避免了300余支胰岛素失效。
三、风险预判:把问题想在前面
3.1医疗设备风险
低温对设备的影响分三类:一是机械部件卡顿(如手术床液压系统因油液凝固无法升降);二是电子元件灵敏度下降(如监护仪屏幕因低温显示延迟);三是管路系统堵塞(如制氧机冷凝水结冰导致氧气供应中断)。2021年冬季,某医院就因制氧机管路结冰,导致3间手术室被迫暂停手术,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3.2患者安全风险
失温风险:术后患者因麻醉后体温调节能力弱,暴露在20℃以下环境30分钟就可能出现低体温(<36℃),增加感染和凝血障碍风险。
基础病加重:心脑血管患者对温度变化敏感,每降低1℃,心梗、脑梗发病率约上升5%;呼吸科患者在冷空气中易诱发哮喘、肺炎。
跌倒风险:院区道路结冰,行动不便患者(如拄拐老人、坐轮椅者)摔倒概率增加3倍,去年就有位患者在门诊大厅滑倒导致骨折。
3.3药品与物资风险
冷链药品:胰岛素冻融后会失效,疫苗反复冻融可能产生抗原变性;生物制剂(如免疫球蛋白)对温度波动耐受度仅±2℃。
应急物资:保暖毛毯、电热毯(需符合医用安全标准)、除冰盐、工业暖风机等若储备不足,可能导致现场应对乏力。我们曾因低估低温持续时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