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之路:张舜徽的学术世界与《清儒学记》的建构.docx

博通之路:张舜徽的学术世界与《清儒学记》的建构.docx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通之路:张舜徽的学术世界与《清儒学记》的建构

一、生平与学术根基:从家学渊源到博通之路

(一)家学渊源与早期启蒙

1911年,张舜徽出生于湖南沅江的一个书香世家,彼时华夏大地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前夕,旧秩序摇摇欲坠,新思潮尚未成型,而他的家庭却为他营造了一方传统学术的净土。其祖父张闻锦为同治进士,深厚的家学底蕴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熏陶着年幼的张舜徽。父亲张淮玉更是对八股文深恶痛绝,终身不应科场考试,一心埋头钻研朴学,在天文算法方面造诣颇深。

在父亲的悉心引导下,张舜徽自幼便踏上了自学之路。七岁时,父亲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启蒙教材,教他识字。书中象形字如“日”“月”“山”“水”等,像一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