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多项选择题高考前热身练习试题及答案.pdfVIP

古诗词鉴赏之多项选择题高考前热身练习试题及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之多项选择题高考前热身练习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选择题。

(一)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

其【问题】

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问题】

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

湖泽星罗棋布,故称。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④传闻:一作“波

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血流

成河的现实。

B.“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

乐观精神。

C.“凭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

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

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

白显豁。

1.BE(B分析有误,以“樵苏”之乐亦不可复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

E对其一的说法有些偏颇,其一最后一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

字千钧。)

(二)杜鹃花得红字①

真山民②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

此韵。②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了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为全诗定调。往事成空,无法

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

B.颔联借景抒情,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表明

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

C.颈联描写夜中之花极为传神,因是写夜,诗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

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

D.尾联直抒胸臆,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精魄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行

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统一在一起。

E.全诗主要使用虚实结合手法,首联从虚处着笔,颔联由虚到实,颈联前

句写实,后句写虚,杜鹃意象由此变得丰满、凄美动人。

2.AB(A“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错;B“借景抒情”错。)

(三)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3.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题中的“九日”与“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词描述的是同一个节

日,古人喜在此佳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

B.本诗首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以实为梦,

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C.颈联中,“谪仙”诗风豪放,“小杜”放荡不羁;前者写出过“直挂云帆

济沧海”“赢得青楼薄幸名”等名句。

D.颔联“风月不供诗酒债”,风月,指自然景物,作者意指留恋山水、纵情

美酒会让人消磨意志,不思进取。

E.诗人登临杜牧曾登高之处,运用拟人、用典等手法,既详细描绘了池州

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

3.DE(D诗句指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里的

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E作

者并未详细描绘池州胜景,且并未表达对先贤的景仰之情。)

(四)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

的一种

文档评论(0)

150****0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