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共50题)

1、《论语·为政》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指()

A.按时

B.经常

C.及时

D.适时

A.按时

B.经常

C.及时

D.适时

【参考答案】B

【解析】“时”在此处意为“经常”,强调反复实践的重要性。选项B符合原文语境,其他选项与“习”的频率关联性较弱。此句出自《论语·学而》,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经典表达,体现终身学习理念。

2、《鸿门宴》中项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沛公”指()

A.刘邦

B.张良

C.范增

D.项伯

【参考答案】A

【解析】“沛公”是刘邦的称号,此句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羽借舞剑试探刘邦意图的情节。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人物关系与情节无关。

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为“借代”的是()

A.白杨树是北方树中的英雄

B.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

C.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D.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

【参考答案】C

【解析】选项C“离弦的箭”借“箭”代指速度之快,符合借代定义。选项A为借喻,B为比喻,D比喻,均排除。

4、《出师表》中“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一体”指()

A.朝廷与民间

B.朝廷与军队

C.刘备与刘禅政权

D.蜀汉与东吴联盟

【参考答案】C

【解析】“宫中”指刘备宫廷,“府中”指丞相府,体现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刘备与刘禅)的统一管理,强调责任意识。选项C正确。

5、下列词语中成语错误的是()

A.胸有成竹

B.画蛇添足

C.鹤立鸡群

D.鸡飞狗跳

【参考答案】D

【解析】“鸡飞狗跳”原指鸡狗乱窜,比喻秩序混乱,但“跳”与“跑”搭配不当,应为“鸡飞狗跳墙”。选项D成语使用错误。

6、《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蜉蝣”比喻()

A.短暂的生命

B.渺小的个体

C.永恒的自然

D.复杂的情感

【参考答案】A

【解析】“蜉蝣”朝生暮死,比喻生命短暂,与“沧海之一粟”共同表达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选项A正确,B为“粟”的比喻。

7、《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是()

A.封建礼教压迫

B.经济剥削

C.疾病缠身

D.家庭矛盾

【参考答案】A

【解析】鲁迅通过祥林嫂的死亡揭示封建礼教(如“贞节牌坊”)对底层妇女的摧残,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为次要因素。

8、《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解惑”指()

A.解答疑惑

B.消除困惑

C.解决困难

D.传授方法

【参考答案】A

【解析】韩愈强调教师职责包括传授知识(道、业)、培养能力(解惑),选项A准确对应“解惑”含义,其他选项偏离原意。

9、谄媚和逢迎都含讨好意味,下列语境最符合谄媚的是()

A.他总是逢迎领导,深得信任

B.那些谄媚之词令人生厌

C.两人偶遇并互相恭维

D.他在会议上不断迎合他人

【参考答案】B

【解析】谄媚特指用阿谀的话巴结人,带有贬义;逢迎侧重行动上的讨好。B用谄媚之词符合语境,其他选项均用逢迎更贴切。

10、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春雨贵如油——夸张

B.白杨树像战士守卫边疆——比喻

C.他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拟人

D.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像离弦的箭是比喻修辞,而非拟人。其他选项正确:A为夸张,B为明喻,D为反复强调。

11、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现象与情感对立

B.自然景物与个人遭遇共鸣

C.诗人与自然完全割裂

D.社会动荡影响审美判断

【参考答案】B

【解析】感时花溅通过花流泪的拟人手法,表现战乱中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体现自然与人事的深刻联系。A项强调对立关系不准确,C项否定共鸣关系错误,D项未直接体现审美判断。

12、之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用法()

A.结构助词(如学而时习之)

B.指示代词(如之者,所以为学)

C.助动词(如知之乎)

D.人称代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参考答案】D

【解析】之作人称代词的典型例子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D项语境不符。其他选项均为之的常见用法。

13、《红楼梦》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主要体现()

A.环境描写的作用

B.情节安排的艺术

C.人物性格的塑造

D.诗词歌赋的运用

【参考答案】B

【解析】草蛇灰线指前文细节为后文埋线,体现情节设计;A项属环境描写范畴,C项侧重人物刻画,D项为文学手法而非结构安排。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8244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蝴蝶飞飞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D5PFPJ7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