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原材料储存条件管控流程
作为在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岗位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老仓库”,我太明白原材料储存条件管控这事儿有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了。往小了说,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线上能不能拿到合格原料;往大了看,甚至会影响产品质量、企业成本乃至客户信任。今天就把这些年在实践中打磨出来的“实战流程”掏心窝子讲一讲,从入库前的准备到出库时的把关,每个环节都藏着咱们仓储人的“小心机”。
一、入库前:未雨绸缪的“粮草备战”
每次新一批原材料要进仓前,我们仓库组都得提前三天“动起来”。说句实在话,这就跟搬家前收拾屋子似的——屋子没收拾利落,再好的家当也容易放乱、放坏。
1.1环境“体检”:给仓库做全面检查
首先得检查储存区域的“基础配置”。比如温湿度控制设备:冷藏库的制冷机组要提前24小时试运行,确保能稳定维持在5-8℃;常温库的除湿机得拆开滤网清理,之前就吃过亏——有次滤网堵了没发现,除湿机成了“加湿器”,库里湿度飙到80%,差点让一批纸制品原料发霉。还有通风系统,得把出风口的积灰扫干净,特别是存放化工原料的区域,防爆风机的电机温度、皮带松紧度都要仔细摸一遍,去年就因为风机皮带松了没及时调,导致溶剂挥发浓度超标,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然后是硬件设施的“安全大考”。货架得逐个晃一晃,看看地脚螺栓有没有松动,特别是高层货架,前两年有批铝型材堆得太靠外,货架稍微一歪差点砸到人,现在我们规定每层堆放不能超过承重标识的80%,边缘留出10厘米安全距离。地面也要检查,存放液体原料的区域必须做防渗漏处理,有次运送油墨的桶漏了,地面没做防渗透层,油墨渗到地下把水泥都腐蚀了,修了半个月才恢复。
1.2分区规划:给原料“分房间”
不同的原材料就像不同性格的“房客”,得根据它们的“脾气”分区域存放。我们仓库现在分成了五大块:常温区(0-30℃,湿度≤60%)、冷藏区(2-8℃)、危险品区(单独防爆建筑,通风量≥12次/小时)、易潮区(靠近除湿机,地面铺防潮垫)、待检区(挂黄色标识牌,与合格品区用围栏隔开)。就拿上个月刚到的一批药用淀粉来说,它对湿度特别敏感,我们提前把易潮区的旧原料清走,地面铺了两层防潮膜,货架隔板上垫了吸潮纸,就怕它“闹脾气”。
1.3人员“充电”:把规矩刻进脑子里
每次换班或者有新同事来,我都得带着他们“走流程”。从穿什么鞋(仓库必须穿防滑鞋,危险品区得穿防静电鞋)、怎么搬货(重货先看标签方向,不能倒放;易碎品要双手托底),到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处理(比如发现原料漏液,第一步是戴防护手套,第二步是用沙土覆盖,第三步才是清理),这些都得一遍一遍讲。去年新来的小王搬玻璃瓶装的香精,图省事单手拎,结果没抓稳摔碎了,虽然人没受伤,但香精挥发把整层仓库熏得三天没法进人,打那以后我们每周三都要做一次实操演练,把“规矩”变成肌肉记忆。
二、入库时:火眼金睛的“验收关卡”
原材料真正进仓的那天,是我们最神经紧绷的时候。就像给孩子检查作业,一个数字看错都可能出大问题。
2.1单据核对:数字里藏着大秘密
送货司机刚把车停稳,我们的“三核对”就开始了:首先对送货单和采购订单,看原料名称、规格、批次号是不是一致——上个月有批本该是“食品级”的柠檬酸,送货单写成了“工业级”,要不是仔细核对,差点混进生产线;然后核对数量,桶装原料要数桶数,袋装的要抽10%过磅,上次有批木薯淀粉,标称每袋25kg,抽了5袋发现有3袋只有24.2kg,当场让供应商补了货;最后核对质量证明文件,特别是危险品和食品原料,必须有MSDS(安全数据单)和质检报告,有次送过来的油漆没有VOC含量检测报告,我们直接把车“堵”在门口,直到供应商把电子版发过来才放行。
2.2外观检查:细节里见真章
单据没问题,接下来就是“看长相”了。包装完整性是第一关:纸箱不能有破洞、水渍,上次有批纸张原料,外包装有块明显的湿痕,拆开一看里面已经起霉点了,直接拒收;桶/瓶类包装要检查封口,特别是化工原料,瓶盖要是没拧紧或者密封胶圈变形,挥发的气体可能腐蚀货架——我们现在专门准备了检漏试纸,往瓶口一贴,有泄漏的话试纸会变颜色;标签信息也要看,生产日期、储存条件、警示标识(比如“易燃”“怕晒”)必须清晰,有回有批塑料粒子的标签被雨水泡花了,根本看不清储存温度,我们宁可等供应商重新贴标签也不收。
2.3抽样检测:让数据说话
外观没问题,还得“动真格”抽检。我们和质检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般原料抽5%,贵重原料抽10%,危险品全检。比如上个月到的一批环氧树脂,我们抽了3桶,用密度计测密度,用PH试纸测酸碱度,发现有一桶密度比标准值低0.02g/cm3,赶紧通知质检部做全检,最后确认是运输过程中进水稀释了,整批退货。再比如食品原料,我们会用快速检测仪测农残、重金属,有次送来的辣椒粉,检测仪一测镉含量超标,当场拍照片、录视频,给供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