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开电大《临床医学概论(本)》形考任务答案.docxVIP

(2025年)国开电大《临床医学概论(本)》形考任务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国开电大《临床医学概论(本)》形考任务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发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B.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C.低热是指体温在37.3-38℃

D.超高热是指体温超过42℃

答案:D。超高热是指体温超过41℃,而不是42℃,故D选项错误。

2.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咯血()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

C.支气管扩张

D.胃炎

答案:C。支气管扩张患者因支气管壁的破坏和炎症,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出现咯血。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主要表现为呕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一般不会咯血。

3.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范围是()

A.40-60次/分

B.60-100次/分

C.100-120次/分

D.120-140次/分

答案:B。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高于100次/分为心动过速。

4.下列属于浅反射的是()

A.肱二头肌反射

B.肱三头肌反射

C.膝反射

D.角膜反射

答案:D。浅反射是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的反射,角膜反射属于浅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均为深反射。

5.下列哪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心脏功能()

A.心电图

B.超声心动图

C.X线胸片

D.CT检查

答案:B。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心室壁的厚度、心室腔的大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心电图主要用于检测心脏的电活动;X线胸片可观察心脏的大致形态;CT检查对心脏的软组织分辨有一定优势,但在评估心脏功能方面不如超声心动图直接。

二、简答题

1.简述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其常见病因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

①气道阻塞:如喉、气管、支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或异物所致的狭窄或阻塞;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②肺部疾病:如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不张、肺淤血、肺水肿、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细支气管肺泡癌等。

③胸壁、胸廓、胸膜腔疾病:如胸壁炎症、严重胸廓畸形、胸腔积液、气胸、广泛胸膜粘连、结核、外伤等。

④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病变累及颈髓、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和重症肌无力累及呼吸肌,药物导致呼吸肌麻痹等。

⑤膈运动障碍:如膈麻痹、大量腹腔积液、腹腔巨大肿瘤、胃扩张和妊娠末期。

(2)循环系统疾病: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心脏压塞、肺栓塞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3)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类药物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氰化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4)神经精神性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颅脑疾病引起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和精神因素所致的呼吸困难,如癔症等。

(5)血液病:如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等。

2.简述黄疸的分类及病因。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当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肉眼看不出黄疸,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黄疸可分为以下几类及相应病因:

(1)溶血性黄疸

①病因: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病、伯氨喹啉、蛇毒、毒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②机制: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

(2)肝细胞性黄疸

①病因:各种使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均可发生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②机制:由于肝细胞的损伤使其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降低,因而血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一部分仍经毛细胆管从胆道排泄,一部分经已损害或坏死的肝细胞反流入血中;亦可因肝细胞肿胀、汇管区渗出性病变与水肿以及小胆管内的胆栓形成使胆汁排泄受阻而反流进入血循环中,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亦增加而出现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①病因:可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肝内性又可分为肝内阻塞性胆汁淤

文档评论(0)

yclh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