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
出题人:赵珊审题人:杜峙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荀子坚持人“最为天下贵”,坚持人在知识体系中的主体与实体地位。《荀子·王制》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何以“最为天下贵”?荀子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能够“合群明分”。《荀子·王制》接着写道∶“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人结成了社会,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不仅认定人与人之间必须依据礼义分工合作,还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也必须互相辅助,互相协调∶“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洿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是现实社会的人,而且是人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中的人。
(摘编自姜义华《以人为主体:中华文明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
荀子的人学观,因时应物,圆融周彻,是先秦时期人学思想的高峰。它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荀子·天论》开篇即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阐明天按照“常道”运行,不以人的道德意志为转移,祛除了人对天的神性崇拜的迷思,将天视为独立于人的自然之物。荀子身处的时代,政治败乱,“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人祈天、畏天、怨天、慕天,将治乱吉凶归因于上天。而荀子认为天并非具有人格意志的神,它是按照其自身的常道运行的独立于人的存在,人类“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吉凶祸福皆在于人类自身。如果人“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如若人“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受时与治世同,而陕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荀子以“天行有常”的逻辑前提,推导出“天人之分”的重大命题,指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要人正确地认识天与人各自的职分,不可将自已要尽的职分托之于上天,而要遵循“治道”的要求,由人自己主宰治乱吉凶。“天人之分”廓清了神秘主义天人论的迷雾,但荀子并非要让人与天分途而行。相反,荀子认为人与天是紧密联系的,他也是在天人相系的思想视域中论述人的存在的。荀子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人与自然万物一样,是阴阳运化而成。同时,人又要靠自然来长养,离开自然人不能自我养育。荀子说“财(裁)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人要利用自然万物来养育自己,人必须“备其天养”,不可“弃其天养”,如果违背这种”天养”之道则谓之“大凶”。在荀子看来,上天养人本身即是”天行有常”这一概念中的应有之义。
天养如何实现?荀子认为,要实现为天所养,人不可消极等待,必须“制天命而用之”。制,《说文解字》解释为“裁也”。荀子认为虽然“天行有常”,但人却可以裁制天命,按照天的规律去“用天”,骋能而化之,施展人的聪明智慧,让天生成比自然状态更多的物产为人所用。荀子的“用天”思想,特别强调了人面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在天人之分的关系结构中,人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进取有为的,这正是对”天人之分”观念的深化与圆融。道家也持自然之天的观念,但道家的天人关系中,人对待自然是完全顺从、消极无为的,并且要求人最终回归到自然状态,这就从某种意义上泯灭了人作为宇宙灵长的价值和意义。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一方面是对道家天人观的扬弃,在坚持自然之天的观念的同时,避免了陷入消极无为的泥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絮语文】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早读材料(第12周).docx
- 【絮语文】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早读材料(第12周).docx
- 【絮语文】《荷塘月色》配套教学设计.docx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辨析和修改病句——望闻问切,药到病除课件.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部分《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pptx
- 2026届高考议论文主体段写作复习课逐字稿.docx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6届高三一模作文“痕迹”导写及范文.docx
- 【絮语文】2027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开头段写作技巧精品课件.pptx
- 河南省2026届青桐鸣大联考高三11月联考作文“用一个字证明你不是机器人,你会选什么字”导写及范文.docx
- 河南省2026届青桐鸣大联考高三11月联考作文讲评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可直接使用)中国土壤分布.ppt VIP
- 华中8型数控系统用户说明书(五轴)V2.4系列.pdf
- (高清版)DB11∕T 2279-2024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范.pdf VIP
- 老年心律失常慢病管理指南2025中西医结合临床解读.pptx
- (高清版)G-B∕T 36992-2019 手动牙间刷.pdf VIP
- 2025国寿保险顾问考试.doc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附答案.doc VIP
- 《园林景观手绘技法表现》教案——项目5园林景观立面图表现技法.docx VIP
- 《园林景观手绘技法表现》课件——项目5园林景观立面图表现技法.pptx VIP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原书第9版)题库chapter 1.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