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卷(写作素材)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2.《将相和》中“将”指______,“相”指______。
3.《梅花魂》中“魂”的意思是______。
4.《草船借箭》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
5.“月出惊山鸟”的下一句是______。
6.《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笔名______。
7.《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______。
8.“风一更,雪一更”中“更”读______音。
9.《鸟的天堂》的作者是______。
10.《古人谈读书》中告诉我们“心到最急”的“急”意思是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忘纪B.讯期C.爱慕D.篮天
2.“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发生在()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三国时期D.唐朝
3.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珍珠鸟》一文告诉我们()
A.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B.只有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C.要和动物保持距离。
D.要多养珍珠鸟。
5.下列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落花生》一文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物喻人D.对比
7.“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8.下列词语中,与“理直气壮”意思相反的是()
A.理屈词穷B.义正言辞C.振振有词D.强词夺理
9.《将相和》中蔺相如避让廉颇的原因是()
A.蔺相如怕廉颇。
B.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不与廉颇计较。
C.蔺相如胆小怕事。
D.蔺相如想讨好廉颇。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松鼠》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法国的布封。
B.《猎人海力布》是一篇民间故事。
C.《慈母情深》的作者是梁晓声。
D.以上说法都对。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描写人物品质的有()
A.大公无私B.临危不惧C.自私自利D.锲而不舍
2.下列诗句中,描写儿童生活的有()
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D.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3.下列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有()
A.《牛郎织女》B.《孟姜女哭长城》C.《白蛇传》D.《梁山伯与祝英台》
4.下列关于读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读书时要边读边想,圈画出不懂的地方。
B.可以用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C.读书时要注意积累好词好句。
D.读书时不用思考,只要把书读完就行。
5.下列词语中,近义词搭配正确的有()
A.爱慕——喜爱B.吩咐——嘱咐C.抵御——抵挡D.谴责——赞扬
6.下列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有()
A.硕果累累B.骄阳似火C.金风送爽D.层林尽染
7.下列作品中,作者是冰心的有()
A.《繁星》B.《春水》C.《寄小读者》D.《背影》
8.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有()
A.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他像他的爸爸一样高。
D.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
9.下列关于《落花生》一文的说法,正确的有()
A.文章通过写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B.文章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C.文章重点写了种花生和收花生的过程。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花生的喜爱之情。
10.下列关于《少年中国说》的说法,正确的有()
A.作者是梁启超。
B.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C.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D.文章呼吁少年要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
四、判断题
1.《搭石》一文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中的“知”都读“zhī”。()
3.《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是郭沫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冀教版高一下册英语期末综合卷(语法应用)考试题及答案.doc
-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检测卷(国情教育)考试题及答案.doc
-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专项测试卷(世界近代史)考试题及答案.doc
-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卷(名著阅读)考试题及答案.doc
-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卷(1-3 单元)考试题及答案.doc
-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项测试卷(扇形统计图)考试题及答案.doc
-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英语单元检测卷(Units 11-12)考试题及答案.doc
-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卷(综合能力)考试题及答案.doc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卷(1-4 单元)考试题及答案.doc
-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专项测试卷(友谊与成长)考试题及答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