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蜱的防治
蜱分硬蜱和软蜱,皆营寄生生活,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贮藏宿主,是对动物危害较大的体外吸血寄生虫。
(一)硬蜱
硬蜱是指硬蜱科的各属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多数寄生于哺乳动物的体表,损伤皮肤和吸血,此外还是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者。硬蜱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我国已发现硬蜱104种。与兽医关系密切的有硬蜱属、璃眼蜱属、革蜱属、血蜱属、扇头蜱属、牛蜱属、花蜱属等7个属。
一、病原体
硬蜱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卵圆形,背腹扁平,背面有几丁质的盾板,眼1对或缺,气门板1对;虫体芝麻至米粒大小,雌虫吸饱血后可膨胀达到蓖麻籽大小,头、胸、腹融合,不易分辨。虫体分假头与躯体两部分。
二、生活史
硬蜱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蜱、若蜱及成蜱四个阶段,为不完全变态。大多硬蜱的发育需经过卵、幼蜱、若蜱和成蜱4个阶段。
雌、雄蜱在动物体表进行交配,交配后吸饱血的雌蜱离开宿主落地,爬到缝隙内或土块下静伏不动,一般经过4~9d待血液消化及卵发育后开始产卵,产卵期为20~30d。虫卵呈卵圆形,黄褐色,胶着成团,经2~4周孵出幼蜱。幼蜱侵袭宿主吸血,经过2~6d吸饱血后,经过蜕皮变为若蜱,若蜱再经2~8d吸饱血后变为成蜱,成蜱需6~20d吸饱血。硬蜱生活史的长短主要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1个生活周期为3~12个月,环境条件不利时出现滞育现象,生活周期延长。在硬蜱整个发育过程中,需要经2次蜕皮和3个吸血期,根据硬蜱在吸血时是否更换宿主将其分为以下3种类型:
一宿主蜱2次蜕皮和3个吸血期均在1个宿主体完成,即幼蜱侵袭宿主后,在该宿主体发育蜕皮变为若蜱,若蜱再发育蜕皮变为成蜱,成蜱吸饱血后才离开宿主落地产卵。如微小牛蜱。
二宿主蜱其整个发育需要2个宿主体完成,即幼蜱在第1个宿主体吸血并蜕皮变为若蜱,若蜱吸饱血后落地蜕皮变为成蜱,成蜱再侵袭第2个宿主吸血。如残缘璃眼蜱、囊形扇头蜱。
三宿主蜱2次蜕皮在地面上完成,而3个吸血期需更换3个宿主,即幼蜱在第1个宿主体吸饱血后,落地蜕皮变为若蜱,若蜱再侵袭第2个宿主,吸饱血后落地蜕皮变为成蜱,成蜱再侵袭第3个宿主吸血。大多数硬蜱均属此类,如长角血蜱、草原革蜱等。
三、流行病学
硬蜱大多数寄生于哺乳动物体表,少数寄生于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个别寄生于两栖动物。蜱的产卵数量因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可产数千个。硬蜱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成蜱在饥饿状态下可存活1年,吸饱血后的雄蜱可活1个月左右,雌蜱大多于产完卵后1~2周内死亡,幼蜱和若蜱一般只能活2~4个月。蜱的分布与气侯、地势、土壤、植被和宿主有关,各种蜱均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硬蜱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在温暖季节活动,并且其越冬场所因种类而异,有的在栖息场所越冬,有的叮附在宿主体上越冬;硬蜱还是一些动物疫病的传播媒介。
四、症状
硬蜱可以寄生于多种动物,也可侵袭人。直接危害是吸食血液,并且吸食量很大,雌虫饱食后体重可增加50~250倍。大量寄生时可使动物出现痛痒、烦躁不安,经常摩擦、抓和舐咬皮肤,引起动物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皮毛质量下降等,由于硬蜱的叮咬可使宿主皮肤水肿、出血、急性炎性反应。蜱的唾腺能分泌毒素,可使动物发生厌食、体重减轻和代谢障碍。某些种的雌蜱唾液腺可分泌一种神经毒素,引起急性上行性肌萎缩性麻痹,称为“蜱瘫痪”。
蜱更重要的危害是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疾病,已知可以传播83种病毒、15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其中许多是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莱姆热、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鼠疫、野兔热、布鲁氏菌病、牛、羊梨形虫病等。其中对动物危害较严重的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必须通过硬蜱传播。
五、防治
动物体灭蜱发现蜱时应与动物皮肤垂直往上拨出,否则蜱的假头容易断在动物皮肤内,引起局部炎症。药物灭蜱可选用2%的敌百虫、0.2%马拉硫磷、0.2%的辛硫磷,大动物每头500ml,小动物每头200ml。还可以用0.1%的马拉硫磷、0.1%辛硫磷、0.05%毒死蜱、0.05%地亚农等药浴。
伤口处理对于宠物或小动物若口器断入皮内,需进行消毒处理,严重时要进行手术取出。
对症治疗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应做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各种药剂的长期使用,可使蜱产生抗药性,因此杀虫剂应轮换使用,以增强杀蜱效果和推迟抗药性的产生。
感谢聆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