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质提升方案范文.docxVIP

供水水质提升方案范文.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供水水质提升方案范文

为解决近年来原水氨氮浓度波动超标、管网末梢铁锰析出率偏高、二次供水设

施微生物指标偶发异常等突出问题,现制定《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方案》,

通过全流程管控与技术升级,实现出厂水浊度稳定≤0.3NTU、管网末梢余氯

≥0.05mg/L、微生物指标合格率100%的核心目标。方案实施时间范围为2024年1

月至2026年12月,重点涵盖水源地分级管控、制水工艺优化、管网运维标准化及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四大专项。

第一专项为水质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核心任务是构建从水源到龙头的全链条

责任制度。由供水调度中心牵头,建立水源地三级保护区管理机制:一类保护区实

行24小时视频监控与周频次水质全分析(涵盖64项常规指标),二类保护区设置

农业面源污染拦截带并执行月频次氨氮、总磷专项监测,准保护区每季度开展污染

源排查并形成整改台账。同步推进供水管网档案数字化工程,由管网运维部主导,

划分基础数据三级管理权限:巡检员每日使用GIS定位系统上传漏点、压力异常等

现场数据,班组长每周核查管材材质、接口类型等基础参数完整性,水质工程师按

月汇编管网水力模型与水质关联分析报告。增设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岗,专职负责

2018年后新建小区水箱清洗记录电子化存档,要求物业单位配合建立清洗药剂批

号追溯系统,确保清洗周期误差不超过7天。

第二专项聚焦制水工艺精细化升级,重点实施预处理、深度处理及消毒工艺协

同优化。针对原水氨氮浓度>1.5mg/L的突发情况,实施“生物预处理+活性炭吸

附”双级强化工艺:生物滤池挂膜周期控制在45天内,反冲洗频率调整为每48小

时1次;活性炭滤池碘吸附值需≥800mg/g,炭层厚度保持1.5米以上,每2年完

成10%炭量置换。深度处理单元中,超滤膜系统运行压力设定为0.1-0.2MPa,跨膜

压差上升速率超过0.02MPa/天即启动化学清洗程序;反渗透系统回收率控制在

75%±2%,浓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消毒工艺采用“紫外

线+氯胺”联合模式,紫外线剂量≥40mJ/cm2,氯胺投加量按余氯衰减模型动态调

整,确保出厂水总氯≤3.0mg/L、管网末梢总氯≥0.5mg/L。

第三专项推进供水管网运维标准化,建立“日常巡检-预防性修复-应急处置”

三级维护机制。对DN300以上主干管实施“1+7+30”巡检策略:巡检员每日使用听

漏仪开展1次音波探测,班组长每周采用管道机器人完成7公里重点管段内窥检测,

技术主管每月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排查30处阀门井渗漏隐患。针对材质为灰口铸铁

的老旧管网,2024年完成50公里内衬PE管修复,2025年启动球墨铸铁管替换工

程,2026年实现DN200以上主干管材质达标率100%。辅助配套设施方面,消防栓、

排气阀等附属设备建立两年周期的预防性检修制度,要求电力配置系统、远程监控

终端采用便携式水质多参数仪进行年度功能核验并公示检测结果。

建立多方联动保障机制,实施水质管理红黄绿三色考核。自2024年第二季度

起,水质检测部对制水车间、管网运维部实行分级评定:连续三月水质综合合格率

≥99.8%的班组,可获月度绩效加权系数1.05;黄色评定部门(合格率98%-99.7%)

主管须参加水质分析会并提交15日内整改承诺书;红色判定单位(合格率<98%)

启动负责人水质管理能力评估程序,同步扣减部门年度运维经费10%,确保管理压

力有效传导至执行末端。

为夯实技术人才支撑,计划三年内分两阶段开展专业资质认证。2024-2025年

完成全体水质检测人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原子吸收光谱(AAS)”

实操考核,累计培训5000人天;2026年建立企业内部“水质工程师”晋级制度,

对掌握管网水力模型构建、生物稳定性指标(AOC、BDOC)分析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实行阶梯式岗位补贴(初级300元/月、中级800元/月、高级1500元/月),最终

形成覆盖水质异常诊断、工艺参数优化及突发污染事件处置的三级技术方案库。

强化全过程风险预控能力,2024年在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中植入浊度趋势预测算

法、余氯衰减模型等智能模块,生产主管需对照每月推送的水质风险预警值优化制

水调度计划。明确规定:当管网末梢铁离子浓度连续3次>0.3mg/L(橙色预警),

须于48小时内启用应急调水方案并启动管网冲洗程序;若出厂水大肠埃希氏菌检

测呈阳性(红色预警),立即触发自动停泵指令并同步启动5公里范围内用户短信

通知机制,确保从异常发现到应急响应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0分钟。

本方案通过管理体系重构、工艺技术升级、人才梯队建设及风险预

文档评论(0)

甜甜师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种试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