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言文基础知识速记及练习题集
序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文言典籍,乃此文明之载体,智慧之结晶也。欲窥古人之心境,领会先哲之思想,文言文之修习,诚为津梁。然其言辞古奥,语法殊异,初学者每感艰深。今编撰此《文言文基础知识速记及练习题集》,旨在撷取精要,提纲挈领,辅以练习,冀能助诸君于文言学习之途,收事半功倍之效。非敢谓尽善尽美,聊备一格,供同仁参考而已。
上篇:基础知识速记
一、实词:文之血肉,意之基石
文言实词,数量繁多,含义丰富,为阅读理解之关键。其要在于:
1.本义与引申义:汉字多由象形、指事、会意而来,其初始意义为本义,后衍生之意义为引申义。如“本”,本义为树木之根,后引申为“根本”、“原本”。
2.一词多义:一字多义,乃文言常态。需结合上下文,细加辨析。如“兵”,可指兵器、士兵、军队、战争等。
3.古今异义:词汇意义随时代变迁,不可以今义度古义。如“走”,古义为“跑”;“涕”,古义为“眼泪”。
4.通假字:古人书写时,或因避讳、或因声近、或因形近,以别字代本字。需识其本字,方可明了。如“蚤”通“早”,“要”通“邀”。
5.词类活用:实词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改变其基本词性和用法。此为文言语法之重点与难点,常见有:
*名词作动词:如“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名词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意动用法: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
二、虚词:文之脉络,气之枢纽
虚词无实在意义,然于句中起连接、辅助、语气表达等作用,用之精妙,关乎文气。常见虚词如“之、乎、者、也、以、而、于、焉、其、乃”等,需辨其用法。
1.之:可作代词(他、她、它,或这、那)、助词(的、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标志、定语后置标志、补足音节)、动词(到、往)。
2.以:可作介词(用、拿、把、凭借、因为、按照等)、连词(表并列、承接、修饰、目的、结果等)、副词(通“已”,已经)。
3.而:主要作连词,表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假设等关系。
4.于(於):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原因、比较等。
5.者、也:常表判断、停顿、提顿。“……者,……也”为典型判断句式。
三、特殊句式:文之格局,言之体式
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多有不同,辨识其特点,方能准确理解句意。
1.判断句:对事物属性作出判断。常见标志:“……者,……也”、“……也”、“……者也”、“乃”、“为”、“则”等。
2.被动句:主语为动作承受者。常见标志:“为……所……”、“见”、“于”、“被”等。
3.倒装句:为强调或语句流畅,改变正常语序。
*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有何陋)、“唯利是图”(唯图利)。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
*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千里马)。
4.省略句:为求简洁,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洞口)初极狭,才通人。”
四、固定结构与习惯用法
文言文中有诸多固定组合,其意义需整体把握。如:
*“何以……为?”(为什么要……呢?)
*“无乃……乎?”(恐怕……吧?)
*“得无……乎?”(莫非……吗?)
*“……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所以”(……的原因;用来……的方法)
下篇:练习题集
一、实词释义(解释下列加点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3.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鸿门宴》)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5.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7.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8.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虚词辨析(指出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5.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句式辨识与翻译(指出句式类型并翻译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沛公安在?(《鸿门宴》)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领导力发展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操.docx
- 电子商务运营数据监测与分析.docx
- 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名词释义.docx
- 生产车间设备维护操作标准流程.docx
- 安全教育快板剧本及演出指南.docx
- 部门工作总结与下一年度计划模板.docx
- 专利运用与大数据专需课题试题.docx
-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 执行纪律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docx
- 机械制造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教材.docx
- 2025安徽淮南市纪委监委面向市直机关选调12人备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湖南岳阳市口岸事务中心选调1人行测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广东梅州市平远县选调县委组织部人员2人行测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招聘2人(第二批)(非事业编制)备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22人行测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补充选调13人备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宜宾市宜宾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测试题(含解析).pdf
- 2025甘肃张掖市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广东南粤银行肇庆分行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6年洛阳汝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招聘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132名备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