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注意安全的课件.pptVIP

放风筝注意安全的课件.ppt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风筝注意安全——安全放飞,快乐同行

第一章风筝的魅力与历史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国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著名工匠墨翟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只木鸢,这被认为是风筝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风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如测量距离、传递信息等。到了明清时期,风筝制作与放飞技艺达到鼎盛,形成了北京、天津、潍坊、南通等著名的风筝产地。各地风筝造型各异,有沙燕、蝴蝶、龙头蜈蚣等经典样式。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吉祥寓意。人们通过放风筝祈求平安、寄托情感、庆祝节日,使其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01东周时期墨翟制木鸢02春秋战国军事应用为主03唐宋时期民间娱乐普及明清鼎盛

古代风筝图案与现代风筝对比从传统的龙凤呈祥、燕子造型,到现代多样化的卡通、几何图案,风筝在保持文化内核的同时不断创新,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风筝始终承载着人们对自由、快乐与美好的追求。

风筝的飞行原理简述科学的飞行奥秘风筝能够翱翔天际,依靠的是流体力学原理。当风吹过风筝表面时,风筝通过线的拉力与风力的相互作用产生升力,使其能够稳定地停留在空中。风力作用提供向上推力线的拉力控制飞行角度结构设计决定稳定性风筝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骨架的强度、蒙面的材质、尾巴的长度都会影响风筝的稳定性和飞行高度。优秀的设计能让风筝在不同风力条件下保持平衡。

第二章风筝线的隐形危险警示:看似纤细的风筝线,实则蕴含巨大危险。了解其特性是保障安全的第一步。

风筝线为何危险?许多人认为风筝线细软无害,但实际上它是一把隐形利刃。了解风筝线的材质特性与潜在危害,是确保安全放飞的重要前提。1材质坚韧现代风筝常使用尼龙、芳纶、凯夫拉等高强度材料制作风筝线。这些材质细而坚韧,直径仅0.2-0.5毫米,但承重能力可达18-25公斤,甚至更高。2极易割伤正是因为线径极细而强度极高,当风筝线处于紧绷状态时,接触到人体或物体会产生巨大的切割力。骑行、奔跑时与风筝线接触,相当于撞上一把锋利的刀刃。3难以发现透明或浅色的风筝线在空中几乎不可见,行人、骑行者很难及时发现并避开。特别是在逆光、傍晚等光线条件不佳的情况下,风筝线成为真正的隐形杀手。

实验揭秘:风筝线砍瓜切菜触目惊心的实验结果为了让公众直观了解风筝线的危险性,全国多地消防部门开展了风筝线切割实验。实验人员将风筝线固定在两端,然后用不同速度拖拽黄瓜、萝卜、猪肉等物品通过。结果显示:黄瓜和萝卜瞬间被切成两半猪肉被割出深达数厘米的切口模拟人体颈部的材料被严重割伤在模拟骑行速度(时速15-25公里)下,风筝线的杀伤力更加惊人。实际案例中,多名骑行者、摩托车驾驶员被风筝线割伤,伤口深可见骨,需要缝合数十针。0.3线径(毫米)极细却极其锋利25承重(公斤)超强拉力切割力21缝针数(针)典型割伤案例

实验现场:风筝线的切割能力很多人不相信这么细的线能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直到看到实验结果才真正警醒。风筝线的危险性绝不能低估。——消防安全宣传员

废弃风筝线的危害除了放飞过程中的即时危险,废弃风筝线同样是公共安全的隐患。许多放风筝者在风筝线断裂或收线困难时,选择直接丢弃,这些遗留的线材成为定时炸弹。环境污染废弃线缠绕在树枝、草地、栏杆上,难以降解,破坏环境美观行人受伤行人、儿童不慎被隐蔽的废弃线绊倒或缠绕,造成摔伤、割伤动物伤亡小鸟、猫狗等动物被废弃线缠绕颈部、肢体,导致受伤甚至死亡清理风险志愿者在清理废弃风筝线时,也常因线的锋利而被割伤手指社会责任:每一位放风筝者都应妥善回收风筝线,避免给他人和环境造成伤害。文明放飞,从我做起!

第三章法律法规与禁飞区域放风筝不仅是个人娱乐,更涉及公共安全与法律责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禁飞规定,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重要法律法规我国多部法律法规对放风筝活动做出了明确规定,违规放飞可能面临法律处罚。《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严禁放风筝、气球等空飘物。具体要求:架空电力线路两侧300米范围内禁止放风筝。违反者可被责令改正、罚款,造成电力设施损坏的,须承担赔偿责任。《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规定:禁止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500米范围内放风筝、气球等飘浮物。处罚措施:违反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个人可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刑法》相关条款若因违规放风筝导致重大事故,如高铁停运、电网瘫痪、人员伤亡等,可能触犯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刑事法律,面临刑事处罚。

禁飞区域示意图严禁放风筝的区域机场及周边机场净空保护区内严禁放飞任何物体,风筝可能被吸入飞机引擎,造成严重安全事故铁路沿线铁路电力线路两侧500米内禁止放风筝,防止影响

文档评论(0)

177****87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