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语文.docxVIP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语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语文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1)湍急(tuān)惩罚(chéng)纳罕(nà)羁旅(jī)

(2)纵身(zòng)迥异(jiǒng)诘问(jié)芳草萋萋(qī)

2.根据语境,在括号内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1)这幅山水画的意境十分优美,令人()。

(2)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他毫不(),而是沉着应对。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

(4)他的解释令人难以(),我们无法接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

B.是否做好准备工作,是影响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C.他的演讲生动有趣,博得了在场的所有人的一致赞叹和掌声。

D.对于他的错误行为,我们不能不表示极大的痛心和担忧。

4.古诗文填空。

(1),浮云游子意。

(2),不知云外雁声悉。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论语》中说:“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揭示了孔子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观点。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通过描写“,”两句,表达了战乱年代深沉的家国之思和忧愁。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请将“他仔细地检查了实验报告的每一个数据。”改为“把”字句。

(2)将“这座古老的桥梁经历了无数次风雨的侵蚀。”改为反问句。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甲】

那是一个阴冷的冬日傍晚,我独自一人乘坐火车回家。车厢里人不多,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夜色如墨,寒风卷着雪花,拍打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车厢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味,让人有些不适。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走了进来,他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一双眼睛浑浊无神,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纸盒,里面装着一些捡来的瓶瓶罐罐。他走到我的面前,用嘶哑的声音问道:“同志,行行好,给点钱吧,我冷死了。”我看到他冻得瑟瑟发抖,身上只有一件单薄破旧的外套,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零钱,放进了他的纸盒里。他连声道谢,然后又走向下一个车厢。我的心头涌起一股暖意,虽然我自己的钱也不多,但能够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感到很快乐。

【乙】

“雪中送炭”,这个词语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们常从这句诗中感受到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然而,这首诗的下一句是:“寒梅著花未?雪中送炭浑不怕。”这句才真正点明了诗题,也道出了“雪中送炭”的深刻含义。在寒冷的雪天里送炭,不仅能让他人取暖,更是雪中送炭者的善良和温暖的体现。生活中的“雪中送炭”并非惊天动地的大事,往往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帮助,却能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巨大的力量和安慰。这种帮助,比平时任何物质上的馈赠都更加珍贵,也更加温暖人心。

6.第6题【甲】文段中,“我”看到老乞丐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7.第7题请简要概括【乙】文段的主要观点。

8.第8题“雪中送炭”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9.第9题【甲】文段和【乙】文段在表现“温暖”的主题上,分别采用了哪些不同的表现手法?

10.第10题生活中,你经历过或听说过哪些“雪中送炭”的故事?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雪中送炭”这一行为的看法。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庐山谷その?

不穷,渊泉不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1.第11题解释【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焉”“善”“改”。

12.第12题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段。

13.第13题【丁】文段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14.第14题【丙】【丁】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四、综合性学习

班级计划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5.第15题请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口号。

16.第16题如果你是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xqhl1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