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宿江边阁》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VIP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宿江边阁》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宿江边阁》含答案解析译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②延山径,高斋次水门③。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释】①大历元年(766)春离开成都的杜甫来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江边阁、高斋,皆指西阁。②暝色:暮色。③次水门:位于水门。水门,指瞿塘峡口。

18.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暮色沿山径蔓延、江边阁楼毗邻水峡的远景,一“延”字赋予画面动态感,为全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B.颔联中“宿”字活化了深夜山间薄云停驻的情态,“翻”字既写出了大江日夜奔流的气势,又烘托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难平的心绪。

C.颈联写互相追飞的鹳鹤已渐趋安静,捕得食物的豺狼正争斗声喧。一静一闹,描绘出江边夜晚的动态场景。

D.尾联点出诗人“不眠”的缘由,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穷困潦倒的处境和忧心国事的情怀。

19.后人常以“沉郁顿挫”评价杜甫的诗歌风格。请结合《宿江边阁》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一风格在本诗中的体现。

【答案】18.D19.①沉郁于情感,诗人写暮色孤月、鹳鹤豺狼之景,寄寓战乱未平的忧思与无力正乾坤的悲愤,情感深沉厚重;

②顿挫在章法,由景入情,从静谧暮色到浪中孤月,再到动静交织的夜景,最后直抒忧国之情,层次跌宕,节奏起伏,尽显此风格。

【解析】

【导语】这首诗展现了杜甫晚年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通过暮色、孤月等意象营造苍茫意境,鹳鹤、豺狼的动静对比暗喻时局,尾联直抒胸臆,将个人漂泊与家国忧思融为一体。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情感深沉却不失节制,体现了杜诗“沉郁”的情感基调与“顿挫”的表达艺术。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穷困潦倒的处境和忧心国事的情怀”错,尾联“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直接点明诗人因忧心战乱而失眠,并感慨无力改变时局,表达的是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而非“穷困潦倒的处境”,且情感表达是直接而非“含蓄委婉”。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风格的能力。

①沉郁聚焦情感的凝重与悲怆。首联“暝色延山径”勾勒萧瑟暮色,颔联“孤月浪中翻”以孤月映浪的孤寂之景,暗合诗人漂泊境遇。颈联“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的动静对比,既写夜景荒寂,又隐喻战乱中善恶失衡。尾联直抒胸臆,将个人孤寂与战乱忧虑、家国牵挂相融,情感深沉,满含无力扭转乾坤的悲愤。

②顿挫体现为章法转折与节奏变化。诗歌由景入情,层次分明。首联写西阁环境,营造静谧氛围;颔联聚焦薄云、孤月,景致由远及近,情感渐趋孤寂;颈联以静与喧的对比打破静谧,添动荡之感;尾联陡然转入抒情,直抒忧国之情。全诗写景与抒情交替,节奏起伏,情感抑扬,尽显“顿挫”特质。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