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5年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知识考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SO?)
B.氮氧化物(NO?)
C.臭氧(O?)
D.可吸入颗粒物(PM??)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源头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禁止生产建设活动。
A.1公里
B.3公里
C.5公里
D.10公里
3.2025年我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已扩展至100个城市,其核心目标是:
A.实现城市固体废物零产生
B.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C.全面禁止垃圾填埋处理
D.强制企业承担所有固废处理成本
4.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植物萃取法”主要适用于修复()污染。
A.重金属
B.石油烃
C.农药残留
D.放射性物质
5.下列关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臭氧(O?)和PM?.?的重要前体物
B.主要来源于工业涂装、油品储运等领域
C.水溶性强,易通过降水直接清除
D.部分VOCs具有致癌、致畸性
6.202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将“环境噪声”的定义扩展至()。
A.仅工业、建筑施工噪声
B.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
C.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专项条款
D.明确“室内噪声”纳入监管范围
7.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中,“幽灵渔具”指的是:
A.渔民废弃的渔网、钓线等渔具
B.塑料制成的仿鱼诱饵
C.海洋中漂浮的塑料瓶
D.船舶维修产生的塑料废料
8.下列碳捕捉与封存(CCUS)技术中,属于“生物碳汇”的是:
A.利用胺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CO?
B.人工林种植与森林管理
C.地下咸水层封存CO?
D.海洋施肥促进浮游植物固碳
9.根据《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我国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不包括:
A.全氟辛基磺酸(PFOS)
B.抗生素
C.微塑料
D.二氧化硫(SO?)
10.2025年某城市实施“机动车国七排放标准”,其核心控制指标是:
A.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
B.氮氧化物(NO?)和颗粒物(PM)
C.二氧化碳(CO?)和甲烷(CH?)
D.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氨(NH?)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重点区域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牵头的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2025年全球海洋塑料垃圾年输入量约为()万吨,其中()%来自陆地源排放。
3.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分为()和()两类,分别适用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
4.危险废物转移需执行()制度,转移前需向移出地和接收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5.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控制因子是()和(),其浓度超标会导致藻类爆发。
6.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要求不低于()%。
7.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要求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以内,并努力限制在()℃以内。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臭氧(O?)污染的“双浓度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对比“卫生填埋”与“焚烧发电”两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说明2025年我国选择技术路线的主要依据。
3.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2025年我国推广的“三全”治理模式(全链条防控、全要素管理、全区域覆盖)的具体措施。
4.说明《生物多样性公约》“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3030目标”的具体内容及其对我国生态保护的要求。
5.结合2025年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实践,阐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在包装废弃物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四、案例分析题(共25分)
背景资料:2025年3月,某省生态环境厅接到群众举报,称该省A市化工园区周边村庄出现农作物枯萎、井水异味等现象。经初步调查,园区内某锂电池材料企业(主营磷酸铁锂生产)存在以下问题:
(1)生产废水处理站出水COD(化学需氧量)浓度长期超标(标准≤50mg/L,实测80-120mg/L);
(2)车间废气收集系统老化,无组织排放的氟化氢(HF)浓度超过厂界标准3倍;
(3)废电池拆解工段产生的含镍、钴废活性炭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