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演讲人:
日期:
中医面瘫护理科普
CATALOGUE
目录
01
面瘫基本概述
02
中医理论基础
03
中医治疗方法
04
日常护理措施
05
饮食与生活指导
06
预防与康复管理
01
面瘫基本概述
定义与常见类型
中枢性面瘫
创伤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贝尔氏麻痹)
由脑卒中、脑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表现为下半部面部肌肉瘫痪,常伴随肢体功能障碍,需结合神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因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占临床病例70%以上,典型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及口角歪斜,发病前多有受凉或病毒感染史。
由颞骨骨折、手术损伤或产伤等直接损伤面神经所致,需根据损伤部位进行神经电生理评估,部分病例需手术干预修复神经。
主要临床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
患侧面部肌肉弛缓性瘫痪,表现为蹙额困难、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严重者出现进食时食物滞留颊龈沟等典型体征。
感觉异常
约30%患者伴随耳后疼痛或面部麻木感,部分病例出现味觉减退(鼓索神经受累)或听觉过敏(镫骨肌神经受累)。
继发症状
长期眼睑闭合不全可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口轮匝肌无力引发流涎,面部不对称可能造成患者心理障碍等并发症。
外感风寒证
风热袭络证
多因卫阳不固,风寒之邪侵袭阳明、少阳经脉,导致经气阻滞,表现为突发面瘫伴恶寒、无汗、舌淡苔白等表寒症状。
常见于春夏季节,风热邪毒上攻头面,可见面瘫伴耳周疱疹、咽痛、舌红苔黄等热象,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亨特综合征。
中医病因分析
气血亏虚证
多见于体弱患者或产后妇女,因气血不足致经脉失养,表现为面瘫迁延不愈、面色萎黄、舌淡脉细等虚象。
痰瘀阻络证
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相关,痰浊瘀血阻滞经络,临床见面部肌肉僵硬、舌暗紫或有瘀斑,常见于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
02
中医理论基础
经络与气血理论
中医认为面部经络分布密集,尤其是手足阳明经、少阳经循行于面部,气血瘀滞或亏虚可导致经络失养,引发面瘫症状如口眼歪斜、肌肉麻痹等。
经络系统与面瘫关联
气血是维持面部肌肉功能的基础,若外感风邪或内伤情志导致气血逆乱,局部气血供应不足,则肌肉失于濡养,需通过针灸、推拿疏通经络以恢复气血平衡。
气血运行的重要性
风寒或风热邪气易侵袭头面经络,阻滞气血运行,表现为突发性面瘫,治疗需结合祛风通络药物如牵正散加减。
风邪侵袭的病理机制
脏腑功能关联
肝与面瘫的关系
肝主疏泄,情志不畅可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上荣于面,表现为面瘫伴情绪抑郁,需疏肝解郁配合针灸太冲、合谷等穴位。
脾胃虚弱的影响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湿盛,痰浊阻滞经络,可加重面瘫症状,需健脾化湿并用参苓白术散调理。
肾精不足的病理表现
肾藏精,精血同源,肾虚者面瘫恢复较慢,需滋补肾精如六味地黄丸,并配合艾灸肾俞、关元等穴位。
辨证分型标准
风寒阻络型
表现为突发面瘫、畏寒无汗、舌淡苔白,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局部热敷。
痰瘀互结型
面部肌肉僵硬、舌质紫暗,治宜化痰祛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结合刺血拔罐疗法。
风热袭络型
症状包括面赤发热、口渴咽痛,宜疏风清热,用银翘散合牵正散,辅以刺络放血疗法。
气血两虚型
病程迁延、面色苍白、乏力,需益气养血通络,选用补阳还五汤,并长期坚持艾灸足三里、气海。
03
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要点
选穴原则
以阳明经、少阳经穴位为主,常用地仓、颊车、合谷、翳风等穴位,配合辨证加减,如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气血不足加足三里。
01
操作手法
初期宜浅刺、轻刺激,后期可深刺、强刺激,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留针20-30分钟,配合电针增强疗效。
疗程与频率
急性期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恢复期隔日1次,2-3疗程后评估疗效,需结合患者体质调整方案。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刺激导致面肌痉挛,针刺后局部热敷促进气血运行,同时配合患者主动面部肌肉训练。
02
03
04
中药方剂应用
1
2
3
4
祛风通络方
适用于风寒袭络证,方用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加防风、荆芥,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10天。
针对风热阻络证,选用银翘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金银花、连翘清热,当归、川芎活血,配合钩藤、菊花疏风通络。
清热活血方
补气养血方
用于气血两虚型,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重用黄芪补气,加党参、白术健脾,配合鸡血藤、丹参活血通络。
外敷疗法
可选用马钱子粉或鳝鱼血外涂患侧,每日1次,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但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
面部穴位点按
以拇指指腹依次按压阳白、太阳、四白、迎香、地仓等穴,每穴按压3-5秒,重复5-10次,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经络循行推法
沿足阳明胃经(从承泣至地仓)和手阳明大肠经(从迎香至合谷)做单向推擦,配合姜油或活血药油增强透皮吸收。
肌肉放松手法
用掌根揉法松解患侧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配合轻拿捏法改善局部僵硬,每次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09J202-1坡屋面建筑构造(一)图集.pdf VIP
-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手术室全程管理专家共识解读.docx VIP
- 2025北京京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1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VIP
- 50118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
- 宠物鲜粮自制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基于室内定位导航技术的停车场寻车解决方案[共8页].docx VIP
- Bohemian Rhapsody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VIP
- 消防喷淋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